第三十九章:醉心繁华
众多的不顺心让马文慧夫妻是极为的悲伤,但人不能一直悲伤下去。马文慧夫妻在兴宁四十九年时候分别已经八十四、八十二岁了。崔子建也八十二,杨筱婷也八十了。虽然小病不断,但是这几个人身体还不错。黄佳郁自从接入宁安宫中,刘婷娜就派裴孝凝来伺候她。常丽玲去世后,马文慧夫妻也舍不得裴孝凝走,继续让她在身边。
兴宁四十九年四月,天气逐渐开始转暖,他们这些北人已经老了,但身体也更加娇贵了,也更难以适应炎热的气候。马宪永知道父母的身体,在和姐姐马宪英、妻子张铭静已及崔宁政商议后,决定趁父母等人身体还可以的情况下,让他们去气候更加温和的怀远宫居住。他们是希望的,但是又担心长途跋涉,是否可以承受。
四月十五日,马宪永、马宪英、张铭静、崔宁政四人一起向马文慧夫妻、崔子建夫妻建议,结果众人还是高兴的。都同意去怀远。还决定将黄佳郁、裴孝凝也带去,给张铭海减少一些事务,并征求张铭海的意见,如果他要去,也可以一起去,但张铭海拒绝了。他觉得自己不能总是悲伤下去,决心慢慢恢复正常生活。
而王弘博、曹翰卿这一年也已经七十岁了,王鸿刚也年近七旬,他们也想卸任。但是马文慧、马宪永不同意,最后是王弘博继续留任,曹翰卿卸任,王鸿刚也卸任,王弘博、曹翰卿二人同加太保衔,王鸿刚加少保。
四月十八日,马文慧、马宪永命中书省下令:
王弘博、曹翰卿年高德劭,追随晋公五十余年,功勋显赫,加太保衔;
王鸿刚随晋公五十年,致仕,开拓怀远,功劳卓著,加少保衔;
曹翰卿卸任中书侍郎,子曹宣朗任为工部官,不再代理宁安府;
张铭海以宁安府知府身份参知政事,继承其父张璇强武兴伯、安海军节度使的职位,位列刘愔之前;
易物司使杜宽功勋之后,屡办交涉,甚是得力,参与中书省事务,继续管理贸易与狄羯交涉事宜;
一道命令让张铭海成为功臣二代中爵为最高的一位了。功臣第二代中,马宪永是接班人自然另当别论。崔宁政是女婿,与马宪永一同成为参知政事。而张铭海因为娶了土人妻子,二十三岁就成为防御使。如今四十四岁成为节度使,还参知政事了。而杜宽也由易物司使实际上参知政事了,只不过还没有实授。但是明眼人都能够看出来,王弘博卸任后,崔宁政必将接班。杜宽将会正式成为参知政事。这样仅仅两年时间,中书省六部格局发生了变化:
中书令兼枢密使:王弘博
参知政事:崔宁政、张铭海、刘愔
签书枢密院事:刘愔(兼)
参与中书省事务办理贸易与狄羯事宜:杜宽
六部官:兵部官崔宁政(兼);户部官李绍铭;工部官曹宣朗;
刑部官韦元政;吏部官刘愔(兼);礼部官王永昌;
易物司使:杜宽
宁安府知府:张铭海(兼)。
同时马宪永在征求父母姐姐和妻子张铭静的意见之后,还下了一道命令,大意是:
女子干政,古来所忌。然晋公自定隆年间至今已近六十年,晋公夫人刘婷娜及太傅之妻杨筱婷、已故协理政事常丽玲及管理怀康州事宜徐娜等操劳立功,声望卓著,人所佩服,均众人敬仰,巾帼不让须眉。马宪英、张铭静功勋之后,颇有母风,又为晋公至亲,才能亦众所周知,仍准参议政事。然此后之人,非有明令,不得妄议政事。
这道命令实际上也是对去年读书人批评马宪英、张铭静等人参议政事的回应。这道命令充分肯定了刘婷娜、杨筱婷以及已经去世的常丽玲、徐娜等人的功勋不可动摇。同时说明了马宪英、张铭静的特殊身份及才能,仍然让她们参议必要政事,但是也正式说明只此二人,而且二人之后,非有明令,女子不得参议政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