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协助戡乱(一)



    兴宁四十三年三月开始,马文慧就执迷于为故友写功绩,同时又萌发了一个新的想法,即在原有的“晋公故友功臣图”之外再弄一个“晋公国功臣录”,将目前的和已经去世的人的功绩按等级排列,仍然是男女不分。这次这个他决议自己弄,弄好后,具体的列传让下面的人开始写。经过一个多月的思考,他基本拟定了名单。将张璇强、崔子建、杜航、曹允恭、王弘博五人列为第一等,曹翰卿、常丽玲、杨筱婷、李辉宣、马心文、徐娜、马虎、李宇新、费俊潇、张利海、王敏恺、顾琮峰、董衡辅、王鸿刚为第二等;高延恭、李良愬、史敬源、张承宗、段宏畅、李宝、田欣澜为第三等;崔宁政、杜坚、杜宽、刘愔、李绍铭等人为第四等。但是将来只公开前三等,并且还会宣布以后如有立功可升级。从马文慧初步心里默定的名单中,晋公故友功臣除周颖圆外全部划入第一和第二等,张璇强、崔子建、杜航、曹允恭、王弘博五人划入第一等是无可争议的。因为周颖圆毕竟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晋公国官职,所以只能例外了。这份名单只有马文慧和妻子刘婷娜知道,其余任何人都不知道。即使一直在马文慧身边打杂的李绍晏也不清楚。

    也就是在二三月的时间,阚秀媛、杨希媛已经对户部、吏部的事务已经心不在焉了。丈夫王永昌、曹宣朗天天是忙于调查整理科举及考试的事情,孩子没人照顾教育。她们在三月的时候正式向王弘博提出辞职。王弘博觉得她们说的有道理,也不希望自己的儿媳手掌户部大权惹人闲言碎语,在请示了马文慧夫妻和杨筱婷后,在三月底的时候得到了同意。四月初,二人正式卸任回家相夫教子。对于新的接任人选,自然是两位年轻干才。吏部是刘愔,户部是李绍铭,因为他们资历较浅,所以先让他们升次官代行主官职权。底下的人虽然有不满,但是知道二人的背景以及能力,也没人敢抗上。也就是从这时候开始,晋公国的中六部成为了全部男人的地盘,女子至少名义上退出了六部,而中书省也只剩下田欣澜一个女子。田欣澜也想请辞,但无论是王弘博,还是马宪永以及马文慧都不同意。田欣澜的才具、能力、威望完全不亚于男子,中书省除了王曹两位元老外,田欣澜最强,而且也只有她能调解马宪永与其余人可能的矛盾。

    然而正在马文慧为自己和故友的一生做总结及人员变动的时候,兴宁四十三年五月五日夜,中书省当时内堂守夜的是马宪永、崔宁政,外面是李绍铭。密保说狄羯从三月开始闽海路发生了叛乱,而且从三月底开始扩大,并且向北扩展到了会安府,向南扩展到了广南东路,向西向江南西路发展,向东已经波及宁西所属地方。不过宁西马虎控制的很好,暂时无恙。但是这股叛乱十分庞大,号称东南无一不被糜烂,应者数十万。而且不仅陆地叛乱,附近海面上的海盗也和陆地盗贼匪寇想勾连,水陆并进。许多州县都失去了控制或者陷入严重的混乱,狄羯能勉强保守的目前只有会安府、闽州、晋安、汀州、信州、漳浦一带。

    而且据报,已经升任狄羯副相的哈珀尔因为熟悉南方情况,被派往东南调集指挥各路大举平叛,李万杰为副帅。而且哈珀尔、李万杰还有意让马文慧出兵参加平乱,也得到了狄羯的认可,由哈珀尔临机决断。哈珀尔、李万杰有意让马文慧出兵,不过其手下的张彦荆的态度模棱两可,而另外的大将魏旭斌、魏旭尧兄弟是不愿意马文慧出兵的。但是哈珀尔、李万杰执意如此,手下人也不得不从。并报张彦荆有五十多岁,为人中庸谨慎,不轻易表态。魏旭斌、魏旭尧为三十八、三十五岁,倒是颇有才能,不过二人不擅长水战。当时张彦荆、魏旭斌正坚守闽州、李万杰和魏旭尧坚守晋安,哈珀尔则被围在了会安府。但是海上的海盗袭扰各地,让他们也疲于应付。而哈珀尔因为曾与陇山汪家有旧交,还奏闻狄羯调派了陇山汪家步骑兵两万人从西北向东南增援,而这些部队交汪和兴所统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