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宁静岁月与老去(一)
兴宁三十五年底的马文慧自家的夺权行动最后以各让一步的相对温和的方式结束了,而且时间并不长。十二月,马文慧签署的两道命令正式发布,各地官员对此都略感惊讶,但也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意外。
马文慧已经是年过古稀了,而且马宪永也三十七岁了,正是年轻有为之时。虽然表面上马宪永的排名在中书省里列第四位,在王弘博、曹翰卿和田欣澜之后,但是谁都知道马宪永将是未来的接班人,这只不过是开始的过度阶段。而且既然中书六部都有了变动,那么不久之后,地方也将会有变动了。因此不少地方官都派人对马宪永、崔宁政表忠心,送礼的是络绎不绝。但是鉴于马宪永还住在马文慧的家中,送礼的自然不能直冲冲的进去,只能是另选门道。
兴宁三十六年的正月,是马文慧基本交权后过的第一个春节。这一年的春节,马文慧决心过的平静一些。正月开始,他就不怎么出门了,天天与妻子和几个个孙辈玩耍。这一年孙子马海晋是六岁,海阳是四岁,海婷是九岁,正是能读书的年纪了。
马文慧夫妻亲自教他们读书和锻炼身体。同时,马宪英也领着崔锦贤、崔锦琬来玩儿。崔锦贤这一年九岁,锦琬十二岁。海婷和锦琬都是当年马宪英和张铭静在晋安带回来抚养的。
从兴宁三十年到三十六年,这六年的时间,她们姐妹二人已经习惯了这里的生活,对长辈十分的孝顺,尤其是对马宪英、张铭静这两个将她们带回来过上好日子的阿姨十分的亲近。
虽然马宪英、张铭静并不强求她们叫她们母亲,也在她们略大时候就告知了她们的故事,但是她们对二人十分的尊敬和孝顺,海婷一直叫张铭静母亲,锦琬也一直叫马宪英母亲,又互相对另一人尊称姨母。
而对马宪永、崔宁政,两个孩子开始尚不习惯,后来叫开父亲也就习惯了,对马文慧、崔子建,则相对比较生疏一些。
从三十六年开始,因为马文慧、崔子建两对夫妻空闲的时候较多了,能有更多的时间陪孩子,这一年,这两个孩子第一次开口叫了他们祖父、祖母,这让他们十分的高兴。
正月,张铭海夫妻、杜坚夫妻也都专程向马文慧、张璇强、崔子建、杜航等前辈拜年祝福。
这些人中,马文慧夫妻最心疼的实际上是田欣澜了。田欣澜安隆元年被马文慧从宁光岛带回来的时候只有十二岁,如今三十六年过去了,田欣澜已经四十八岁了。从当年那个十几岁的小姑娘成长为已为人妻母和参知政事的大员了。马文慧夫妻在今年春节期间田欣澜来拜年的时候,特意将田欣澜留在家中整整一天的时间,与这个曾经的义女相谈甚欢。并把杜坚也留下,还将马宪英姐弟、崔宁政、张铭静也都拉了过来,他们这些人其实都是田欣澜带大的,田欣澜比他们大十几岁,而各自父母当时都忙于政务难以分身,田欣澜就如同大姐姐一样照顾他们,教他们读书。
虽然欣澜已经年近五十,但还是风度翩翩,而且处事的磨砺让欣澜更加敏感和稳重。虽然田欣澜结婚后,就相对较少来马文慧家中了,但时常挂念两人。每次见到马文慧夫妻,都礼敬有加,始终称呼二人义父、义母。
这一年,因为马文慧夫妻实际上交权了,这一天他们是相谈甚欢的。
田欣澜也是少有的轻松,仿佛又回到了未婚前那个愉快欢乐的时候。
临行前,刘婷娜还特别把马宪永、崔宁政叫过来,当着他们的面,嘱咐田欣澜让他多管教马宪永、崔宁政:“欣澜,宪永、宁政还年轻,虽然打过仗,但政务毕竟不熟悉。把他放在你后面,就是让你多管教他,他们两个仍然是你的弟弟。不要对他们客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