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外放子女
兴宁二十五年是围绕婚姻与喜庆作为开始,也是作为结束的。
兴宁二十六年,马文慧、张璇强已经是花甲之年了,但是身体依然不错,虽然许多事情上他们放手让年轻人去做,但重大事情上仍然是他们做决策,没有人敢也没有人能够挑战的了的。
兴宁二十六年正月春节,是孩子们婚后其乐融融的春节,但是对于马文慧、张璇强来说,则是另一番感觉。马文慧的女儿马宪英已经是崔子建的女婿了,不能常回家了,而田欣澜也嫁到了杜家,也不能常回来。身边只有常丽玲和张铭静了。常丽玲自从曹允恭去世后,一直是清心寡欲的生活。张铭静倒是酷似马宪英,但终究也是大人了。马文慧夫妻感觉家里空荡了许多,昔日虽然忙碌,但马宪英姐弟和田欣澜天天打打闹闹,倒是极为欢乐。
为了缓解这种孤独,正月过后,按惯例,周颖圆都要准备离开了。但是这一年,刘婷娜却不让周颖圆走,周颖圆大感惊讶,要回去,但刘婷娜一直挽留,周颖圆觉得她是真心而且拗不过,就只好再住一段时间。周颖圆觉得刘婷娜也老了,也害怕寂寞了。女儿和义女都嫁了,常丽玲又清心寡欲,她需要一个人陪她。而张璇强的心情也是一样的。妻子黄佳郁就生性好静,张铭静平时在使得家里很有生气。而女儿嫁人了,家里更安静了。儿子张铭海对结婚并不着急,整日读书训练。想到这里,马文慧和张璇强似乎又觉得不该让孩子们成家。崔子建一家倒是相对开心一些,马宪英平时和崔宁政关系就好,杨筱婷又是从小看着她长大的,一家人是最其乐融融的。而杨筱婷也发觉了马文慧、张璇强的孤独,就让孩子们多回家看看住住,不要太在乎过多的礼法。
这些新一代的孩子中,王永昌和曹宣朗最听话,爱读书,不愿惹是生非。王昆颉,顾元蝶则更是比王永昌和曹宣朗还听话,沉迷于夫妻生活,悠然自得。他们对马宪英、马宪永这些哥哥姐姐十分尊重,但是对政务兴趣不大。
正当马文慧夫妻和张璇强都寂寞的时候,他们不知道自己的孩子们正在给他们准备解闷的“礼物”,而这件“礼物”是绝对不会让他们寂寞的,甚至会震惊和害怕的。
二月,按惯例,宁安府和水师都在准备三月的与南方的贸易。马虎、张承宗一直都在准备着,马宪英和张铭静一直在易物司处理着各种事情,虽然马文慧、张璇强有令不让他们具体出面,也不让他们参与决策,决策之权依然在马虎、张承宗手中。她们只是做一些抄写、收录、登记和协调的事情,但是干了几年,她们实际上已经对易物司的事务非常熟悉了,并有了一套自己的理解,还向马虎、张承宗提建议,有些确实不错,也被采纳了。但是她们似乎并不满足于这些,根据多年的贸易量和所受所得等等制定了一个新的计划。她们先将计划上报了马虎与张承宗,毕竟他们是易物司的正副使,虽然她们身份特殊。马虎、张承宗见到这两个晚辈还是女孩儿的计划是既欢喜又震惊,欢喜的是两个女孩子思路条理清晰,许多想法是他们想做且做不到的,惊讶的是这样的计划还涉及到军务及政务等问题。二人都无法也不敢做主,毕竟军政事务决策不是他们的权限,而且军务的变更,没有马文慧、张璇强、崔子建和杜航等人共同协商,任何人都不敢擅自变动。但因为她们是马宪英和张璇强的女儿,也不能过于直接,就让她们找各自的父亲。两个孩子对此也是明镜儿似的,这样的大事只能找马文慧、张璇强。
二月中旬,马宪英、张铭静就此事与崔宁政、马宪永还有杜坚、杜宽进行了商量,要在二月二十日向马文慧、张璇强提议。马宪英本来是不要张铭静告诉马宪永的,但是张铭静觉得毕竟马宪永那是自己的丈夫,还是马宪英的弟弟,马文慧的长子,不说不合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