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日新月异的大晋王朝



顾晚拒绝了赵婶子的热情推销,往家的方向走去。

 这个时间,李大厨应该正在准备做饭炒菜,她回去后还有时间处理草药。

 到家后,将背篓里的草药一一取出。

 留在背篓里的药材都是顾晚挑选后的,是常见的药材,并不是俊疾山那些特有的奇特药材。

 那些奇特的药材,她打算先自己一个人研究研究,再在人前捣鼓,免得丢人。

 之后,将背篓下面的“刺球”倒出,这些板栗秦婶子会帮忙处理的,不需要顾晚操心。

 将药材一一处理好,该晾晒的晾晒,该阴干的阴干,快速吃完饭,又接着处理药材。

 之后,顾晚去了店铺那儿,今日木匠下午会到店铺里打柜台和货架,顺便再帮她打个药材柜。

 现在,她去看看有没有哪里需要清理的,免得耽误木匠的工夫。

 松子林、栗子林,顾晚扛着大刀背着箭篓,带着镇上结识的几户人家,一起摘回来,砸出松子和栗子,用洗干净的石子炒了当年货。

 大部分人家只留了几斤过年,其余的都卖给酒楼和点心铺子。

 顾晚留下一部分,其余的也借口卖出去,实则是上架交易平台。

 这么爱上架交易平台,也是因为就算卖不出去,也不占用随身空间的空间,全存放在了交易平台自带的空间里。

 保鲜。

 上架的时候什么样子,不管放置多长时间再卖出去,都跟上架的时候一样。

 卡BUG卡习惯了,顾晚表示后面也不想改。

 忙碌了一个月,顾晚的店铺装修完成了。

 陆陆续续采摘的药材,也都炮制好,收进通好风的药材柜里。

 那些药材都是顾晚干副业的本钱,都是她一点一点攒出来的。

 进入腊月,顾晚的美食店开门了,正巧到了降温的时候。

 先推出炸鸡和麻辣烫试水,炸鸡倒是生意不错。

 麻辣烫吃的人就少了,在店里麻辣烫的,也就城主府和他的下属们,还有镇上的富户。

 其他的宁愿攒钱买炸鸡,也不愿意吃麻辣烫,觉得不划算。

 炸鸡多好,全是油炸的,金灿灿的,闻着又香,肯定好吃。

 卖炸鸡的同时,店里还卖卤鸡爪、卤翅尖,还卖凉拌鸡杂。

 这个比炸鸡卖的还要火。

 调料香,油足,价格还便宜,一跃成为青城最时髦的菜品。

 凉拌的熟油(豆油烧熟后用来凉拌的油)和香油都是位面小商店里的小作坊榨出来的,出油率比现代榨油技术还高。

 日子在寻宝俊疾山中度过,打回来的猎物,大多卖给镇上的酒楼,顺势推销调料和菜谱,陆陆续续也成交一百多两银子。

 转眼间,就过了新年,来到二月,冰雪消融的日子。

 顾晚收到了宋宸尧的来信,说是冬小麦长势很好,种庄稼的老把式们看过了,觉得五月底肯定丰收。

 那还用说,华国出品,童叟无欺,保证高产。

 顾晚又卖了两回老虎粑粑,换来了4527位面的特产——一块十斤重的牦牛肉和一丛风灵草。

 经过鉴定后,发现牦牛肉不是普通的牦牛肉,而是带着些许灵气,可以称之为低等灵兽肉。

 普通人吃了,倒也不会说因为灵气入体虚不受补,七窍流血而亡,反而长期食用可以强身健体。

 推测一下4527位面是个有灵气的兽人位面,因为风灵草经过系统鉴定给出了一句评语。

 『兽人的最爱,长期食之,轻身健体,脚下生风,宛若风系精灵临身。』

 其余的上架交易平台的物品,并没有人光顾,只有国家买了几回腐草和浆果。

 其实顾晚是想带回去的,但是,有交易额成交,总不能推出去吧?

 她就厚着脸皮收下了。

 交易额在缓慢增长中,增长速度比蜗牛爬行速度还要慢,就跟大晋王朝的变化一样,属于潜移默化的改变。

 四月芳菲尽的时候,宋承尧决定赌一把,听顾晚的话,育苗了红薯和土豆,也划了两亩田播种玉米。

 五月下旬,小麦的丰收,给了宋宸尧莫大的信心。

 他这回彻底相信了顾晚的所言,开始后悔红薯、土豆和玉米没有多种一点。

 没关系,明年再来。

 农作物种植的同时,便捷的农具也在推行。

 新型农具是在原有的农具基础上改装的。

 因为更换新农具,对普通百姓来说,负担太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