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龙抬头
白桐随两人回了西苑。典墨让出自己的房间,跑去和季怀睡了一晚,还好客房的床够大,两人睡相又都很老实,一夜无事。
白桐起得很早,就着干净的冷水随意洗漱了一下,出门伸了个懒腰。
在院子里关起门来,没人知道她在这里,可算自在了。
隔壁的门也打开了,季怀和典墨仪容整齐,也不像是刚醒的样子。
趁着尚未日出,庄子里人少,典墨去问管事要了车马,停在西侧门前,接上季怀和白桐,一路向建溪城去了。
永平渡是整条青江上数一数二的大渡口,紧挨着的建溪城也因此地发达的商业而繁荣起来。
进城不远,典墨找了处客栈把车马停下,给了伙计几钱银子,约好傍晚来取。
白桐从小在这里长大,熟门熟路地领着两人去早点铺子坐下,一人一碗热腾腾的汤粉。
坐在这铺子,就能看到城墙边开阔的空地上搭起了高台子,此刻还是光板的木架子,等几日后大价钱铺上红绸彩缎,就是比武招亲的场地。
城墙根前本就热闹,许多城外运来的货物在城门里外就近摆下了摊。此时正是围得水泄不通,却是因为人群当中正有一支舞龙的队伍。一条巨龙伴着鼓声上下翻飞,又向人群作咆哮状,形态威猛,惹来台下阵阵叫好。
那为首的撑竿人最是灵活,一个起伏却落在了白家搭的台子上,龙飞得更高了,白桐端着碗看得眼都不眨。
白家留在台边看守的侍卫正要阻拦,但人群拥挤,又正是嘈杂吵闹的时候,效果十分微薄。
等着一场热闹结束,人群中爆发出欢呼鼓掌的声音,便有人捧着锣来讨赏钱,方才为首的撑竿人站在台上向观众鞠躬抱拳。
这支舞龙的队伍大约是外地来的一群年轻人,不知道这台子是干什么用的,只是一时讨个巧,这时才被旁人告诉了他们。
擅自用了白家给大小姐准备比武招亲的场子,一旁还有侍卫虎视眈眈,那群人混惯市井的,颇为机灵,将龙一卷,东西收了个一干二净,顷刻间就跳下台子,散入人群不见了。
没了热闹看,聚在一起的人群重新流动起来。季怀三人也吃完了早饭,往城里去。
几乎每家酒楼茶店都是人满为患,小些的店铺就靠小二的巧嘴,将道听途说的消息说得活灵活现,大些的店铺则阔气些,请个说书先生,讲讲江湖上的青年才俊,又是儿女情长,又是富可敌国,又是刀光剑影,可不是看官们最爱的话题么。甚至还有赌坊开盘口押获胜者的,有一份似真似假的候选人名单,不知是哪里来的。
白鹤山庄只让年少成名,已在江湖上有一定地位、家世和实力的人进庄做客。其他人虽然被拒之门外了,但也不会到处去宣扬这样的区别对待。
这一次比何万山那时的阵势大得多,毕竟何万山有的只是风化了三十年的虚名,白鹤山庄可代表了一步登天的青云路。
三人分头去城中各处打听消息。
白桐对建溪城了若指掌,专挑市井流言扎堆的地方往里挤。扮作俊秀的小后生,抓把瓜子能跟三姑六婆聊一下午。
典墨低调一些,从议论中和说书人的故事中记下了一些响亮且多次出现的名字,去据说他们下榻的脚店查验是否为真。
季怀走了两步,等左右人少了,轻身跃上了楼顶,擦擦瓦片,在屋檐上坐了下来。
在这个位置,能看到城墙前比武招亲的高台,也能看到遥远处淡如绢丝的青江支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