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来了栋梁之材
此时的蓟城南门,人流涌动。
由于幽州牧刘虞轻徭薄赋,鼓励农商,相对于中原地区的战乱,这里可以用“太平盛世”来形容。
百姓安居乐业,商贸繁荣,即使是中原富庶的城市,也不过如此。
只不过,显得有点不和谐的是。
在南门,有相当多的,瘦骨嶙峋,衣衫褴褛的,从各地赶来的流民。
他们都是奔着刘虞的美誉而来的。
传言刘虞治下的幽州,没有战乱,百姓不会挨饿,此时的中原地区,到处都在打仗,所以,为了能活下去,他们不远千里,赶来了这里。
刘存和王胥摆出的布告和粥棚,立即吸引了大批的流民过来。就算不应召,来吃碗粥也好啊。
不过下一刻,在听了刘存的吆喝和解释之后,粥棚前只剩下一些老弱妇孺,青壮汉子都挤向了报名处。
这年头,即使是自耕农,辛苦劳作一年,除去各种苛捐杂税,剩下的一日两餐也未必能够填饱肚子。
一日包吃三餐,另外还有工钱,这样的好事,也就是梦里会有。
但是现在,这样的好事,就活生生的摆在眼前!
这些流民如何能够抗拒?
顿时,报名处人满为患。
流民之中,有一个精壮汉子见状,感慨唏嘘。
他就是太史慈。
一天包吃三餐?而且还可以带家眷?
仁义之举啊!
纵观天下,恐怕也只有幽州这里,有如此优厚的待遇了!
太史慈为了避祸,从青州东莱北上。
一路走来,见过太多氏族豪强,挟持压榨流民。
也只有进入幽州地界之后,类似现象才少见了。
在游历幽州期间,他听到,刘虞之名,广受百姓称赞,所以刻意的过来蓟城看一看。
看看刘虞到底是怎样一个人物。
是否如传说中那么仁义?
是否有明主之姿?
但是,一分钱难倒英雄汉,太史慈经过长途旅行,早已经是囊中羞涩。
如此好的待遇。
先去那里待几天也好。
也可以留下来看看蓟城的风土人情,了解一下刘虞是否值得投效。
想到这里,太史慈立即走了上去排队。
是的,由于刘晨开出的待遇实在是太过诱人,大量的流民想要报名,所以只能排队等候。
与此同时,刘晨也没闲着。
他开始给自己未来的部曲和工人做规划了。
“要想改变这个世界,不只是经济军事上要战胜各路诸侯,而且,文化政治上,也要打破氏族的桎梏,与氏族豪强早晚必有一战。”
“这400人,就是我最初的班底了,如何把他们变成燎原的种子呢?”
刘晨向直播间的网友、专家们问计。
顿时,直播间飘出一波弹幕雨:
“晨哥,你是在考我们吗?办学校,灌输理念,把他们都变成你的信徒,不就完了!天子门生,校长,了解一下!”
“对头!流民基本上等于是一张白纸,随便晨哥你怎么书写。”
“整好了,这些人以后就是晨哥你最忠实的支持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