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人类从未停止探索未知,未知同样也未停止窥探人类。

    茫茫宇宙,充满无数可能,是友善还是敌视,是竞争还是合作结未可知,值得肯定的是在宇宙的深处,有着一双眼睛紧紧盯着我们,看着我们的一举一动,当然,他们更关心我们的科技程度,就像猴子进入石器时代,猩猩学会了用火一样,在还没有危及其利益,他们是不会出手干涉,也就是说,我们的科技文明,远不及那双眼睛,当我们的科技水平达到对方认知中的最低值,那便意味着殖民与毁灭。于是,人类便面临两种选择:一、停止或滞缓科技发展,让科技徘徊在一个相对安全的区域,将宇宙探索局限在银河系之内,停止向外太空释放任何信号。二、地球到银河系边缘为一千五百多光年,假设外星文明科技发达到可突破光速,或者实现时空跳跃穿梭空间,人类将绝对安全时间暂定为一千五百年,作为科学发展的时间底线,在这短暂的时间里,人类要火力全开,发展科技,突破物理、化学、天文、数学等学科至高点,向时间、空间、维度、能量等领域做出更大贡献。

    很明显,人类不是坐以待毙的生物。经过全球近八十亿人网上民主投票,除去弃票外,第二种选择以42.7%的绝对优势胜出,这便意味着,人类选择了挑战与灭亡。中国科研所院士志鑫先生给出他的想法:人类停止了科技发展,可能不需要未知的侵略便会被猴子赶下台,科技是我们最好的武器,没有武器傍身,人类将长眠与黑暗之中。

    2025年,联合国通过《人类文明保护计划》文案,将天体观测、科研发展正式列为全球甲级A等事项,一切经费、一切人才将优先考虑输送两个部门,而综其两大部门在东西半球各有一个总部基地,称之为Space-BasedSpace,简称SBS,分别建在美国加州范登堡空军基地与中国贵州平塘县克度镇天眼基地。中国SBS的负责人志鑫院士在短短不到一年时间,凭借着自身影响力,招揽中国、澳洲、欧美等五十多名专家学者,天眼基地百家争鸣,欣欣向荣。

    值得一提的是,志鑫院士那夜收到一封来自名叫“小鸡炖蘑菇”的邮件,邮件是篇近七万字的论文,名为《宇宙深处的那双眼睛》,志鑫本是抱着看一看也无妨的态度,没想到一口气竟然读完了,虽然这篇论文出处不详,但其涵盖的内容却是很是令其震惊:

    “宇宙的能量是守恒的,一旦有星球的科技文明提升,那便意味着有较多的原始资源被消耗掉,转化成能量与废料,即使科技达到了顶端,也很难将其百分百转化利用,能量中便会产生逃逸到太空的光和热,遵循守恒定律来看,逃逸到太空的能量越多,太空便会将等量的能量或资源补充到这片区域,同时宇宙的能量变化,也会引起未知高等文明的监测,倘若触及到利益,文明之间的交流也就只剩下战争与掠夺......”

    “宇宙文明根据科学文明程度而量化等级,浩渺宇宙可分五级:被殖民文明、未开化文明、开化文明、过渡文明、高度文明。而地球科技是处于过渡阶段,一旦科技水平突破高度文明最低点,那意味着高度文明生物对我们的无情降维打击,甚至成为被殖民区域。”

    “文明程度的推动建基于能量的转化升级,自然原始物质直接产生能是开化文明表现,基本无需科技支撑便可实现;借助科技而创造新能则为过渡文明,而高度文明则是实现能量与物质之间的等量可逆转化,且非实物载体储存,即为光子。光子作为有记忆的能源,在量子微观中开发出绝对空间,储存任何能。光子不仅是环保无害能源,而且还能穿梭任何空间几乎实现零损耗,光子会是最有研究价值的能量载体,而高度文明的最高级那便是黑子,像黑洞一样,无法窥探却又可以吞噬一切。”

    “当文明到达一定高度,思维的载体便会脱离**,可以是光子,也可以是黑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