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改革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常昊、刘岩、罗思他们三个人都像打了鸡血一样,毕竟能跟公司老总有那么亲近的互动,对他们也是难得的机会。

    忙完了前段时间的这几件事,几乎占满了我整个生活,默默的离开,也慢慢适应了。于是,我又开始琢磨着市场部这一亩三分地要如何再提档升级。

    我紧接着把常昊叫了过来。

    “有一个想法,咱俩商量一下。”我先开口说道。因为毕竟他现在是副部长,我要决定的事,也得适当征求他的意见。

    “头儿,什么事你吩咐就是了。”常昊积极的回应着。

    “市场部不能总在公司里坐着,我们虽然有自己的绩效管理体系,但是公司作息制度是无法突破的,有些人想出去跑业务,但是苦于各种单子填来填去太麻烦,索性在办公室坐着反倒省心一些,我想我们的工作主战场应该在外面,这些业务员天天在屋内闷着不可能带来太多业绩,所以我想实行弹性工作时间,你觉得呢。”

    “好当然是好,不过头儿,你考虑了吗,这么一改咱们可就变成独立小王国了,李总能答应吗?况且市场部已经是业绩最好的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好,你还不知足啊?”常昊提的建议很中肯。

    “李总那你不用担心,我去协调,至于业绩,我始终觉得还有上升空间,咱们兄弟几个在这做的,是一份事业,不能仅仅的当成职业甚至副业,你说呢?”我问常昊。

    “头儿,要不说你能坐上这个位置,我常昊比你还大,但说心里话,全公司我就服你,真的。”常昊很真诚的说道。

    “那我去找李总。”说完,我出门上了楼。

    李总在办公室正在跟杨副总聊着什么,见过来了,杨副总有意回避,李总示意都是自己人。

    “小齐,你来肯定有事,说吧。老杨你也听着。”李总对杨副总的态度一百八十度转弯。

    “李总,杨总,我有两个大胆的想法,想跟二位老总汇报一下。第一,我想在市场部搞弹性工作时间的试点,过去我们部虽然业绩是稳步上升的,但我的业务员多数都在公司坐着,因为公司有制度,他们跑业务的和干行政的,都遵守同样的制度,出去一次又得打止又得填单子,很麻烦,但如果能弹性工作,只要部署的任务能完成好,只要能用新的更好的业绩说话,那可以不必天天坐班,我相信这种方式会进一步提升我们部的业绩,两位老总觉得呢?”我说完,喝了一口水。

    “第二件事呢,一起说。”李总看了一眼杨副总,转而说道。

    “这第二件事,是我想在部内实行末位淘汰制,不是开除,而是调离市场部,由于前期我们市场部设计的绩效管理机制已经运行磨合了有一阵子,效果非常好,所以我想以此作为评价基础,每季度进行一次中度评价,年底进行一次深度评价,评价结果排在最后一名的,要调离市场部,同时李总,您每年还要给我补强一个,市场部待遇好,谁都不愿意走,所以就都会很努力,而谁都想来,那么您派谁来,都得感恩戴德,这样几个轮回,我相信市场部绝对是您和杨总的一支冲锋队,同时也是最忠诚的近卫军。”说完,我又喝了一大口水,第一次当着两位老总汇报,感觉跟过去直接面对李总会别扭一些,所以我多少有点紧张。

    “齐部长,你天生就是一个当管理者的天才,我在南方时,我就想将来在自己的企业一定要创新管理,苦于没有办法,后来企业倒闭了,也没机会了,你今天说这些全说我心里去了,正合我意,我完全同意。”杨副总竟像个孩子一样的手舞足蹈。和李总合好后,明显感觉夫妻的状态回来了,所以说话也不顾及。

    “老杨你能不能稳当点,五十多岁的人了跟个孩子似的。”李总半真半假的训斥了杨副总,转过头又对我说。

    “小齐,你说的这种管理模式挺有新意,之前若溪也跟我说过,但我从来没在这方面考虑过,听你说完虽然感觉大胆,同时也很吸引人,我仿佛看到了你们市场部的未来,我明天组织一次高层会议,这么大的事,还是得和其他副总商量一下,起码通个气,散会后把决定及时通知你。”李总显得比杨副总要沉着得多,而她口中的若溪,就是她和杨总的女儿——杨若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