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做了交易



    陈卫国那天晚上就是走的这条胡同。

    因为是夜里,胡同暗黑无光,等走到一通到底,最后是一座挂着红灯笼的宅子。

    而陈卫国进宅子前,有门口守门的两个人,跟他打了招呼。

    问他钱带够没有,不能赊账,不然别进去赌钱。

    杨晓芸看着这条胡同,想到了那天晚上发生的事,不免有些心神不安的拉住他手臂,“卫国,要不我们不要去了!”

    “不行!必须要去!不然我们就白走这么远了!”

    陈卫国一手抱着小豆芽,一手抱着小包子,快步往前赶路。

    而杨晓芸管不住她家男人,也只能跟在后面,没走多远,就听陈卫国喊一声。

    “到了!”

    杨晓芸小跑几步追上去,当看见胡同里的景象,不由得脸上由阴转晴。

    “原来……你说的是这里?”

    “对啊!不然你以为是哪里?我们总不能空手去见爸吧?”

    杨晓芸提了提手中的布袋子,“这不是有几斤荞麦面粉吗?”

    “也就两三斤,不好干什么,我到时候在多买点荞麦面粉。”

    陈卫国其实早有打算,他可以从神话农场里多收点荞麦,然后磨成面粉,带几斤去他岳父家。

    当然只带荞麦面粉是不行的,所以他才带着媳妇和女儿一起到这条热闹的胡同里,买点东西。

    而现在这条人们进行交易买卖的热闹胡同,叫做鸽子市。

    光从名字上,人们的第一反应,这应该类似于现代的农贸市场。

    可在六零年代,鸽子市里买卖的东西,繁杂的很。

    除了像鸽子之外,还有猫狗,玩宠,鸡鸭,吃食,衣物等各种生活所需要的东西,可谓应有尽有。

    而以前鸽子市,顾名思义,就是那些养鸽子赏玩和交易的市场,后来发展成为了文玩市场。

    在胡同里长大的四九城人,有谁不熟悉鸽哨声的?

    可以说在那个年代,鸽哨已经成了四九城的象征。

    只不过随着时代变迁,生活也在变化,尤其最近几年,连吃饭都吃不上,吃不饱,谁还养鸽子,玩鸽子的人也就越来越少。

    杨晓芸是知道在有的胡同里有鸽子市的存在,但她从未去过,总觉得这种地方人多繁杂,怕乱出事。

    不过今天跟着陈卫国来这里,即便这里人多热闹,她也没有那么害怕。

    “卫国,我以前听说,这鸽子市不都是一早上开的,到了早上**点后,就会过来赶走他们,今天怎么这么晚,还在?”

    陈卫国看着这热闹的胡同,猜想道:“这大过年的几天,谁不是都要准备过年的年货,还有串亲戚买的礼物之类,他们也是人,也需要放假休息,也需要买东西上亲戚家串门。”

    杨晓芸了然点头,难怪今天这些商贩老板们,都没有人看起来着急走,还在那明目张胆的唤人过去买东西。

    “同志,要粮票吗?有本地粮票和全国粮票都有。”

    陈卫国知道,像这年头粮票可是稀罕物。

    一开始发行的时候,大家可能不觉得,毕竟这粮票是给非农业户口的人用的,也就是吃国家供应粮食用的。

    一斤粮票可以抵一斤干面粉,大米或是小米等粮食,而且你还要同时给钱。

    像一斤大米需要给一角七分钱,一斤标面粉给一角七分钱,一斤精面粉需要两毛六分钱,而小米一斤需要一角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