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少帝威渊
光明殿的前殿内,一时寂静如无人之境,大晟朝中的文武众臣尽皆目瞪口呆地望着卫起,也有人不时与身边的朝臣彼此互相对视,只是前殿内仍是静得落针可闻,就连那些平日里只知声色犬马、钟鸣鼎食、骄奢淫逸的卫氏皇室宗亲亦是呆立而视,哑口无言。
好半晌,一名身形消瘦的朝臣步出文武众臣之列,数步行至卫起面前,躬身行礼,开口说道:“太……嗣皇帝今上,臣万请今上原谅丞相无心之过!丞相自太祖高皇帝开基立业以来,十余年如一日,无不夙夜兢勤,旦夕业奋,协太祖以鼎定天下,助先帝以政安万民,虽无大功,亦无罪责,还望今上恕丞相寒微小过,与朝臣暖甚同心!臣等必恪尽职守,竭力尽心,以助今上社稷之基永固,天命之业在斯,再建国朝太平大盛之世!”
前殿内的文武众臣纷纷点头,显然都觉得卫起年幼,口无遮拦,一言不合便罢黜当朝丞相,即便太祖高皇帝在世之时,也没有如此霸道蛮横。文武众臣中也有人暗感遗憾,只恨自己没能第一个出头,开口劝谏卫起,既能予少年皇帝颜面,又能博当朝丞相好感。
“你说完了吗?”卫起耐心地听完面前这名朝臣的劝谏,开口问道。
“臣言毕,还请今上思虑。”那名朝臣又是躬身一礼,恭敬回道。
“孤……朕思虑个屁呀!你是不是想做一个简在帝心的刚正谏臣啊!朕满足你之心愿,你也不必告诉朕,你是何官职,直接致仕回家吧!若居于内城,那就尽快将府宅交回朝廷,退下吧!”卫起神色厌恶地挥挥手,示意那名朝臣尽快离去。
那名朝臣闻言,顿时神情惊愕,复又变得面色难看至极,嘴唇微微哆嗦着,却说不出话来,但仍是站在原地未动,也不知他是在等卫起回心转意,还是期待有朝中文武众臣向卫起开口劝言。
“还有谁要出来劝谏的,朕都虚心纳谏,绝不刚愎自用,但是劝谏过后就请致仕回家颐养天年吧。朕告诉你们,皇帝惟一位,朝臣有的是,明白了吗?做人要懂得知进退,但朕不懂,因为朕是皇帝,只需要别人懂得知进退便可;做官要懂得察言观色,朕更不懂,朕也不是官,因为朕是皇帝,只需要别人懂得察言观色便可;做狗要懂得听话,朕还是不懂,因为朕是皇帝,天生吾身为人主,众生尔等为犬奴!尔等若不听话,那朕就换听话的人来做官,尔等以为可否?尔等以为然否?尔等以为朕手中之剑利否?”
前殿内顿时鸦雀无声,所有人都如石人一般伫立在前殿内,纹丝不动。其实,自卫起出言罢免当朝丞相之后,便一直很安静,只是此刻的气氛却显得有些诡异,一个十岁出头的孩童,面对着一群父辈甚至祖辈年纪的大人,口出狂言,言语无忌,却无人反驳,应该说是无人敢反驳。
“这是朕第一次与尔等推心置腹,想必如此的推心置腹,尔等一生都不想再听到了,朕也懒得再废话,只说这一遍。你们这些人的花花肠子怎就恁多呢?你们不也经历过孩童懵懂,少年义气,青年壮志吗?怎么年纪越大,人就越坏呢?你们方才不久说得那些什么开放盐铁经营之权的事,朕是不太明白,但朕看你们都快动手打起来了,想必其中定有猫腻。不过,两只狗咬架,未必有一只就一定是无辜的,也许半斤八两,都不是什么好东西。朕知道,你们当中有不少人是随朕的大父,太祖高皇帝开创基业的功勋元老,如今大父已去,尔等便开始恃宠而骄,恃功而傲了吗?那是朕大父不屑与尔等一般见识,他老人家本志不在天下,无奈时势造英雄,亦或是英雄造时势,总而言之,他是开国皇帝,威望甚高,不怒自重,你们怕得紧。好不容易熬死了朕大父,你们当时想必开心至极吧?朕父皇性格仁善宽和,时时处处顾虑你们的感受,谦逊虚心采纳你们的建言,你们也很满意吧?可惜天不假年,父皇中道崩殂,你们是否也暗感遗憾?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