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慕容恪之死
加急的军报被直接送到了寿安宫门前。
“大王送来加急军报,请太子殿下即刻移驾东宫,主持军政事务。”
苻宏心中大受震惊,母亲刚刚说的话这么快就要应验了吗?
“宏儿快去吧,军务要紧。”皇后一脸正色地嘱咐道。
“儿臣先行告退。”
出了寿安宫,立刻有人把密封的军报送到苻宏的手里。在灯笼模糊的灯光下,苻宏展开了父亲苻坚送来的加急密信:
月前,北燕慕容恪病逝。燕王隐而不发,为父这会知道消息恐怕已经有些晚了。南朝廷预计已经开始备战,我大秦也不能落后。然而为父暂时还不能离开蒲坂城。我儿永道(苻宏字)可凭借此信暂时摄政,以应对南朝北伐之师。
读完信笺,苻宏松了一口气。情况并没有非常紧急,更多的只是父亲苻坚对自己的考验而已。同时,这也是自己绝佳的一个机会。六年蛰伏,自己一直没有机会发展嫡系力量,而这次摄政的机会绝对不容错过。
“你过来一下。”
一个小太监凑了上来。“殿下有何吩咐?”
“去通知大宗正,大司农承,以及少府卿到东宫议事。”
小太监离开后,苻宏又转身对自己的贴身太监白桥吩咐道:“你去把赵掇,丁玘那几个富商找来,让他们在东宫的偏厅等我。对了,还有卫士令余正肃,也一并叫来。”
前秦的几位重臣反应很快。最先抵达东宫的是大宗正苻融,他是便宜老爹的亲弟弟,也就是便宜叔叔。在秦国苻融是实际意义上的三把手,权力仅次于苻坚和王猛。
“侄儿见过叔父。”
“臣苻融,见过太子殿下。此时召臣前来,不知所为何事?”
此时的苻融颇为年轻,还不到三十岁。但这个年纪的苻融已经在前秦的政坛活跃了将近十年,是苻坚非常信任的手下。自幼接受汉家教育的他和这几代苻家的人一样,没有这个时代少数民族特有的披发左衽,而是一副标准的儒生打扮。若不是五官还有几分氐族人的特征,很难分清他到底是胡人还是汉人。
“父王从燕国那边打探到了消息,慕容恪死了。”
“什么?!”这一消息让苻融大为震惊,毕竟慕容恪在这个时代的影响力和政治地位丝毫不弱于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不过苻融也很快冷静了下来。
“殿下,司马家那边可有动作?”
苻宏有些失落地摇摇头。
“实不相瞒,侄儿急招叔父前来就是想知道朝廷是否有关于江南的确切消息。不过慕容玄恭之于北燕,如同诸葛孔明之于蜀汉。慕容恪一死,江南的晋庭一定会有动作,届时秦国断然无法独善其身。依侄儿所见,当尽快派人在晋,燕两地刺探情报。同时应立刻筹备一应军资粮秣,确保秦国随时可以出兵。”
苻融皱着的眉头稍稍松开了些,微微点头对苻宏的分析表示认可。
“殿下具体打算如何安排?”
此刻苻宏都有些怀疑叔叔会不会是老爹苻坚串通好来考察自己的。一想到这个可能,苻宏立刻摆出一副云淡风轻的架子,仿佛一切胜券在握。
“首先是需要一个绝对忠诚与大秦的人前往江南,主持情报的收集和传递。”
“当派何人前去?”
“太学兵院第一期学子,长安卫卫士令,余正肃。此人是一位战争遗孤,他父亲生前一直追随父王,侄儿培养此人多年,绝对足够忠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