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黄将军何在-第2/4页



    可没多久,便又遭变故。

    彼时,南京城降,孙克咸不愿剃发,便趁乱携葛嫩娘出逃。

    两人一路南下,夹杂在了流民之中,辗转来到了这平水镇。

    当时听闻此处有谢家善人招募长工,孙克咸便带着妻子在此安顿下,暂且过活。

    因为孙克咸是读书人,所以谢家将此处招募来的流民交予他管束,负责帮谢家种田。

    起初,谢家对他们还好,可日子一久,便开始压榨他们。

    要上交的粮额不断上涨,留给他们活命的粮食越来越少。

    孙克咸几次找东家说情,都被拒之门外。

    后来更是派来了监工,稍有不顺眼,便会打杀他们。

    义师勤王时,谢家将许多年轻人送到了军中,看上去是善举,实际上,不过是拿免费的流民换取实在的名望罢了。

    北来逃难的流民一批又一批,就像是江河水,源源不断。

    谢家将人收拢,强壮的留下种地,瘦弱的送去义军,可谓是充分利用。

    孙克咸也就是幸运,否则早就发去了军中。

    一番平静如水地倾诉,令钱肃乐心中五味杂陈。

    当初他可是义军首领,没想到这义军中,还有谢家的影子。

    那时候,是宁波学宫的六个狂生先找的谢三宾,希望他出头,倡导义军勤王。

    可是狡猾的谢三宾可不愿出这个头,生怕被清军挂名,所以拒绝了那六个生员。

    后来,他们才找到了闲居养病的钱肃乐,这才组织起义军来。

    钱肃乐没想到,自己麾下义军中,竟然还有谢三宾的手脚。

    他只知道,当时知府于颖送了一万人过来,说是地方乡绅们自发组织的。

    为此,他还感动的声泪俱下。

    如今看来,自己感动太早了。

    “本官不要你做牛做马,国朝正是用人之际,秀才也好,举人也罢,当为国家效力。”

    “学生铭记在心!”

    “朝廷要清田了,本官幕下正好缺人,来我这里做事吧。”

    孙克咸大喜过望,急忙跪拜。

    那葛嫩娘也穿好了衣裳,跪在了丈夫旁边,拜谢着钱肃乐的恩情。

    这时,孙克咸的两个孩子也跑了过来。

    “爹,娘,饿了。”

    两个半大孩童扯着父母的衣袖,撒娇道。

    孙克咸怜爱的抚摸着孩子的脑袋,说道:“乖,先喝点水。”

    正想让妻子将孩子带到一旁,却见钱肃乐蹲在地上,将两个孩子揽了过去。

    从怀中摸出了一个烙饼,撕成两半,递到了孩子手中。

    这一下,四周的村民们的目光瞬间被吸引,直勾勾地盯着那烙饼,眼中全是羡慕。

    黄得功的兵马已经赶到,将那些恶仆押到远处直接斩杀了事。那为首大汉也被从槊首上拔了下来,挖了个土坑,潦草埋了。

    正在布置士卒警戒的黄得功注意到了这些村民的眼神,下令士卒拿出自己的干粮,分给百姓。

    这一下,阖村响起了夸赞的声音。

    “你叫什么呀?”钱肃乐看着吃的正香的孩童问道。

    “俺叫孙悟空!”稍大些的孩子一本正经的答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