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爹,我想吃肉-第3/4页
这是卢若腾一直以来心中最大的疑问。
据他所知,谢三宾固然人品不佳,但并没有在曾经的任内大肆敛财。
而且他丁忧回乡之后,也只是闲居月池畔,为了诗词斗酒,纵情书画,他修建了两处别业。
一处是宁波延庆寺的寄园,一处便是杭州西湖滨的燕子庄。
关键是这都是为了他的兴趣爱好所建。
见卢若腾沉思走神,于颖轻轻叫了两声。
“藩台?若无事,下官就先告退了。”
“啊?哦哦哦,好,颖长快去休息吧。”
于颖行礼,一脸狐疑地离开了衙门,回自己的宅邸去了。
旭日东升,一扫阴沉之象,天上的愁云也转瞬散尽,不知所踪。
平水镇,田间地头忙碌了许久的农人们纷纷返回了村落,准备用饭。
煮稀粥的那户草棚旁边,朱大典坐在小马扎上,翻看着鱼鳞图册。
棚子中,探出两个小脑袋来,好奇的看着一身绯袍的朱大典。
朱大典察觉,合上手中册子,笑着朝那两个黄髫小儿招了招手,示意他们过来。
“你是来要饭的吗?”
“为什么你穿着红色的衣裳,真好看!”
两个孩子天真的问道。
朱大典低头看了看自己沾满尘土的袍服,不禁自嘲一笑。
正要说话,却见那妇人赶紧将两个孩子拎进了棚子里,小声的训斥起来。
一名青年人手中手中捉着镰刀朝着棚子走来过来。
见门口坐着个陌生人,再一看,竟然穿着官袍,吓得他三步并做两步,赶紧回棚子里查看。
见妻儿都在,那青年才如释重负地松了一口气,向朱大典叩拜。
“起来吧,村里何人话事?”朱大典见村民陆续归来,便问那青年道。
“回大人,是小的。”那青年人说道。
朱大典点了点头,他早已猜到,因为之前环顾四方,唯此一家妇孺年纪不大,而且尚有稀粥可食。
余者则都是吃糠咽菜,清晨,那几个进山的老妇就是去寻野菜充饥。
想来,此户便不一样。所以朱大典才一直在此等候。
那青年不知道眼前是多大的官,眼中有些畏惧。
朱大典询问了一些村子的情况,这才知道,原来这里的人,都是从北方逃难来的,被谢家招募,在此种田。
谢家给他们的,则是可以吊住命的粮食。
别看这里良田千顷,没有一分属于他们自己。
这些人能有口吊命的食物便已经满足,更别说工钱了。
可以说他们就是谢家的免费劳力。
“既然谢家给了你们活命的口粮,为何看你们依旧食不果腹?”朱大典问道。
“不瞒大人,前些日子,东家说朝廷召义师勤王,为了响应朝廷,把我们这批人中的年轻人全部送去从军了,只剩下老弱病残在此......”青年低声答道。
朱大典心中已经明白,这些老弱是被谢家抛弃了!
他又问了一些情况,了解到了眼前的青年人是因为识得几个大字,才被留下,在此负责照看谢家的田地。
听了眼前这蓬头垢面的汉子一番话,朱大典身后的两名书生目瞪口呆,他们终于明白了为何放着满地的稻米不食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