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大学士故都重游-第3/4页



    “尚善,回头你与叶臣交接一下,南京驻防交给他,你亲自前往豫亲王帐前助他。”勒克德浑吩咐道。

    尚善心中大喜,没想到自己的小九九被贝勒给看出来了。

    多铎一直让他驻守南京,都没有什么立功的机会。

    现在朝廷换帅,自己多半要跟着多铎回京,临走要是再不捞一点军功,那真是要悔死。

    “多谢贝勒爷!”尚善万分恭敬地谢道。

    勒克德浑只是一笑,他身世浮沉,历尽苦难,深知下面人的心思,也知道军功对他们的重要性,所以他都是能帮就帮一把。

    这回跟着自己来的都统叶臣,是摄政王钦点的,由他统摄江南八旗诸军,负责征讨不臣。

    洪承畴则是总督军务,而他这位平南大将军,说白了就是个吉祥物,坐镇在南京协调监督各部。

    多尔衮对于军权可是捏的很紧,因为这是他成为摄政王的底气。

    众人陪着勒克德浑在南京城转了一个时辰,许是戒严,街上无人,勒克德浑觉得无趣,便回转早已安排好的府邸歇息了。

    洪承畴没有休息,他还要开府办事。

    叶臣带着本部与尚善开始交接南京防务军务。

    ......

    杭州,未时。

    骄阳似火,但好在秋风徐徐,送来了清爽。

    城中校场,数千士兵正在操演,呼喝声震耳欲聋。

    观台上,朱常淓坐在伞盖之下,身边两名侍女正在轻摇蒲扇。

    今日,他要检阅京营的训练成果。

    台下,京营诸将披挂齐全,正在指挥部队演练阵法。

    在朱常淓身边,还有三位阁臣与总督张国维相伴。

    协理京营戎政的陈子龙坐在几人身后,看着朱常淓的背影,心中有些就紧张。

    场中,士卒正在操演火铳的三段击。

    朱常淓看的出神,但又总觉得不够完美,因为在上次战事后,他发现火铳的问题很多,大多士卒虽然背负火铳,但都不愿使用。

    后来经过询问了解,他才知道,原来这东西经常炸膛,而且火药保管起来极为麻烦,但凡下雨天,或者空气潮湿,这火铳就会变得晦涩难用。

    但火铳又是明军野战利器。最重要的原因是可以快速成军。

    想当年,大秦的强弓硬弩射穿了六国,但在这背后,要知道一名弓兵或者一名弩兵的选用标准那都是相当严格的。

    臂力不够,你连弓弦都拉不开,更别说要训练准度了。

    所以朱常淓现在很纠结,这火器之利,他是见识到了,可是其弊也大。

    到底如何使火铳更加趁手,这是个问题。

    “火药局可能改进火铳?”朱常淓问身边的张国维道。

    “回监国,火铳改进事关矿产,冶铁等方方面面,火药局一直在尝试,但并无多大进展。”张国维摇头道。

    “要是有不怕雨天的火铳就好了。”朱常淓叹息道。

    身边重臣听见潞王竟有改进火器的想法,不禁有些惊讶,但旋即又平复下来。

    “监国,此事或可交闽督郑芝龙办理,洋人擅火器,或可延请一二名匠为朝廷所用。”阁臣姜曰广建议道。

    “甚好!就这么办,越多越好,不要在乎银子!不光是火铳,凡是精于火器铸造者,统统给本王送到杭州。办成此事,他郑芝龙大功一件!”朱常淓连声赞同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