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收稻-第3/4页



    不多时,阎应元走了进来,向熊汝霖复命,他在黄田港寻了一只快船,安排了十几名亲信,持着熊汝霖的令箭与奏章前往杭州。

    熊汝霖邀他坐下用饭,但阎应元拒绝了,说自己还要去安葬之前牺牲的士卒,分发抚恤。

    听到这话,熊汝霖一顿,缓缓放下了碗筷。

    陈明遇与冯厚敦见状,也停杯投箸。

    “本官来时没带多少银子,只有一万两,拨你五千,虽然少,但也是朝廷的一点心意!”

    “那就多谢大人了!”

    “等日后江山恢复,朝廷一定厚恤这些忠勇将士,眼下时局困难,只能暂时委屈他们了。”

    阎应元默默点点头,没有吭声。

    熊汝霖想了想,决定亲自与阎应元一起处理此事。

    几人刚刚出了县署的大门。

    就见一名夜不收催马而来。

    “报!清兵刘良佐部五万,进驻常州,清军斥候已活动在城外五里处。”

    众人顿时大吃一惊。

    “清军西来,定然是南京发兵!”阎应元迅速反应过来。

    “看来是要与博洛会攻江阴啊......”熊汝霖不禁叹道。

    这下,更是雪上加霜。

    “咱小小县城,竟然能让鞑子兴师动众,哈哈哈。”陈明遇苦笑道。

    “也不知程璧求援如何了......”冯厚敦揪心道。

    熊汝霖不再耽搁,随着阎应元处理抚恤之事。

    陈明遇与冯厚敦则是去给驻扎在敔山的大军分拨物资。

    “皕亨,形势有变,你如何打算?”熊汝霖在路上问道。

    “无妨,任他东西南北风,我自岿然不动。”阎应元沉声道。

    “皕亨,敔山那边就由你来统军!”

    阎应元一愣,自己只是个小小典史,怎能统帅大军?

    想了想便要推辞,但熊汝霖却不给他机会。

    “本官已经在奏章中保举你为苏州总兵,相信朝廷不会有什么意见,战事紧急,虽然朝廷任命还没下来,但是你可先持本官令箭权署总兵事。”

    阎应元张口无言,稍一犹豫,便郑重地朝着熊汝霖行了一礼,答应下来。

    此时,又一匹快马飞至,来人正是冯厚敦佐吏,江阴诸生章经世,负责协助冯厚敦管理粮饷。

    “何事?”阎应元抢先问道。

    “各村稻熟,在城中避乱的村民想要回去收稻!此刻正聚在朝宗门吵嚷,冯训导劝不住他们,请典史速往南门。”章经世下马行礼道。

    阎应元叹口气,自己还真是忽略了此事。

    对百姓来说,天大地大,粮食最大。

    熊汝霖见状,拦住了准备前往南门的阎应元,说道:“皕亨,你我分头行动,本官去处理民事,你去处理兵事。”

    阎应元拱手称是,如此一来,自己也能轻松一些,他一个人还真有些忙不过来了。

    江阴城南门,朝宗门。

    上千百姓聚在此处,吵嚷着要出城回村。

    冯厚敦满头大汗地在劝说这些村民,但他喉咙都要喊破了,可这些村民就是听不进去。

    虽然说暂时打退了清军,可是外面依旧不安全,时不时就会有清军游骑抵进。

    现在出城割稻,是有风险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