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这锅不让你背了-第2/3页
罢了,宁缺毋滥。
太平军目前以战养战,缴获了大量的钱粮辎重,有这些物资,短时间之内不需要地方补充人力之外的资源。
一切还是要靠自己!
太平军四处征战,作为主将的方腊坐立中枢,并未随军出战。
在衙门里,方腊也没有闲着,他从雉山的道观里请来了炼丹的道士,没日没夜的在调配火药配方。
大宋开国一百年间,火球、引火球、蒺藜火球、霹雳火球等武器一直轮番登场,频频在战场上立威,只不过,由于火药威力不足的原因,只能用燃烧产生的烟雾和火焰来恐吓敌人,并没有太大的破坏力。
方腊想要做的工作就是提纯,进一步提高火药的威力。
一硝二硫三木炭这可是大唐神医孙思邈在《丹经内伏硫黄法》留下的方子,后世的经验也证明这个方子的可靠的。
那么方腊要做的工作就是研究原料、调整配方。
硝石是从受潮的墙壁上刮下来的,硫是从兽医那里买的,木炭是用松木烧出来的。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不间断的实验,方腊试出了最满意的配方:拇指大小的药量可以炸碎一口醋坛子,这威力与之前相比何止提升了十倍!
有了合适的配方,最紧要的事情就是扩大生产。
如何扩大生产?
当然是成立火药坊,专门制作火药。
火药坊由方腊亲自掌管,方伍负责日常安全,所用人工都只负责单独的一套工序,彼此之间并无联系。
至于合成后的最终配方只有方腊自己知晓,就连道士都不清楚。
辛苦是辛苦了些,可火药这东西威力实在是太大了,真要是泄漏出去,方腊自己都有些害怕。
大宋宣和二年十月初九,方腊在帮源洞起事,十几天的时间,太平军控制了睦州州府以西所有的地盘。
由于太平军废除苛捐杂税、号召人人平等、实施人人有田种等有益于底层民心的措施,所到之处,百姓欢欣鼓舞,他们踊跃参军,要用自己的双手来保住胜利果实。
每到夜间,太平军都会举行诉苦大会,会上有军卒上台诉说官吏、豪绅对自己的压迫,同时会感慨如今生活的来之不易。
每一个活生生的例子都是一场催人泪下的思想教育,为了达成预期效果,说书先生汪末泥重操就业,编出了方腊勇夺方氏漆园、司行方智取太平镇等等一系列的评书。
效果显而易见,无论是新卒还是老卒,他们在训练的时候都卯足了力气。
过去的苦难不堪回首,如今的生活必须珍惜。
太平将军说的没错,凭什么东南百姓要过的这么苦?凭什么达官显贵可以不劳而获!皇帝给不了说法,那就杀到东京去!
军心可用!
十月二十四,太平军出动两万兵马、一百艘战船,目标直指睦州州府建德。
建德地处要害,沿新安江往东便是钱塘江畔的余杭,沿着兰溪河溯源而上便是婺州的兰溪县,攻下此城,东南各地便向太平军敞开了怀抱。
建德城内,睦州知事张徽言、通判叶居正高居堂上,堂下跪着一人,正是兵败逃亡的青溪县令高勤。
“高勤,你可知罪!”
高勤叩首辩驳:“大人,青溪县失守可不是我一个人的罪过,要不是县尉丁奉小瞧了方腊中埋伏在先,建德军都监蔡遵、颜坦大意中伏在后,正在万年镇劳军的我又怎么会遭受池鱼之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