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太平军初次攻城-第2/3页
江南水网密布,在接下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太平军都将以水网为运输主力,此时提前锻炼一番也是应有之意。
倘若真被高勤袭击得逞,太平军船只受损之下,扩张步伐势必要受阻,到那时,一旦朝廷缓过神来,另调大军前来围剿,形势将陡然逆转。
必须彻底歼灭这伙豪绅武装!
在大军进抵睦州之前,青溪需要一个稳定的大后方。
想到这里,司行方正色道:“传令下去,船队寻找渡口靠岸,留下五百人马看护船只,其余人马随我攻打丁家堡。”
部将有些诧异,“将军,咱们不去对付高勤吗?怎么要打丁家堡?”
司行方并未斥骂,而是耐心解释起来:“眼下高勤在暗,我们在明,如果我们去寻他作战,只会让他占尽地利之便,到那时候,我们的军士长途跋涉,一定会折损精力,而高勤以逸待劳,甚至可能反咬我们一口!”
部将眼前一亮,“所以咱们此番就是围魏救赵,攻敌所必救?”
司行方拍了拍部将的肩膀,笑道:“孺子可教也!正是如此,高勤不是想对付我们吗?那就让他来丁家堡吧!”
丁家堡正是县尉丁奉的老家,丁氏在青溪经营多年,有田地数千亩,家丁护院数百人,是方圆几十里有名的豪强。
这一次,县令高勤纠集人手抵抗太平军,丁氏族长丁尹第一时间响应,并派出了三百青壮助威。
对于太平军而言,丁氏一日不除,青溪一日不稳!
司行方决定攻破丁家堡,向世人证明太平军的处事法则:顺者昌逆者亡。
这一招既可以剪除地方豪强的残余势力,还可以引蛇出洞,可谓一举两得!
丁家堡占地极大,四周依山傍水,围有石墙,墙外挖有壕沟,沟宽一丈,深两丈。
堡内有充足的钱粮和水源,即便面临围困,也足以支撑三个月以上时间。
正是有这样的依仗,面对太平军即将攻堡的消息,丁尹才没有陷入慌乱。
丁家堡有八百青壮,再加上还有地利之便,别说太平军只有千把人,就算再多上一倍,丁尹也不畏惧。
毕竟,高勤统领千余人马还在外头,真要是到了战事激烈的时候,这位高县令就会领军来援。
到时候,两面受敌的太平军定会败下阵来!。
有了这样的底气,丁尹对司行方的劝降不为所动,“老夫是大宋子民,绝不以身事贼。”
司行方不以为意,也懒得回应,之所以派人招降,不过是走一个过场罢了,像这等死硬分子,不见棺材不掉泪。
“兄弟们,丁老贼没把我们放在眼里啊,你们说咱们该怎么办?”
“杀,杀,杀!”
太平军起事以来连战连胜,士气高涨、军心可用,别说一个小小的丁家堡,就算是睦州城他们都敢带头冲锋。
不过,司行方并非没有智谋的莽夫,此番攻打丁家堡,他早有准备。
大型的攻城器械不便携带,可还有床弩、云梯、盾车这种相对来说比较容易组装运输的器具。
丁家堡虽有围墙,可无论厚度还是高度都远远不能与真正的城墙相比。
“盾车上前,弓手在后,床弩准备!”
“拿下丁家堡,人人有赏!”
太平军士气正旺,他们在各自头领的带领下快速冲向了丁家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