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同年不同
第64章同年不同
李世华也从外公那里回来了,只是和李世玉玩不到一块去。
白天除了吃饭,其他的时间基本上不在家,只有晚上才会一家人坐在煤炉旁边,听着李相生陈桂园讲述深证的趣事,就像去年一样,李世玉也是这样和李世华这样的听着。
区别是今年讲的都是真正的趣事,而不是去年的黑色幽默,听得李世华满眼放光,恨不得自己就身在其中。
偏僻的小山村,没多少新鲜事,腊月28,摏chong糍粑。
今年摏糍粑还是在大伯家里,其实年年都在大伯家了,这一房只有这么一个石臼。
这个村就一个姓,是一个大家族,分四个房,李世玉是宏公房。
今年大伯很后悔,村里也有好几个在捡破烂的,前段几天大家都回来了,现在都在深证买房子了,成了城里人,这让整个村子都在议论纷纷,说好说坏的都有,其实最多的还是羡慕。
特别是大伯,当时李相生打电话特意叫江林去都没去,听说叫了他家连襟去了,现在也在深证买房了,要是当时江林能够去,现在也是城里人了。
暗暗在心里发誓:明年一定要江林去。
摏糍粑的活不重,妇女们都在聊天,今年陈桂园成了真正的核心,不像去年,大家听着高兴,其实心里是鄙视的,今年是赤裸裸的讨好。
一些话听得李世玉都脸红,没做几个糍粑就跑了。
“玉哥,玉哥。”李海雄找到了在池塘边看捉鱼的李世玉。
“海宝,没去捉鱼?”这个塘是村里的公塘,只是被人承包了,过年干塘,只要里面的大鱼捉完了,小鱼都会让村里的人捉,谁捉到了就归谁。也会有一些大鱼没有捉干净的,有些人会下去捉鱼。
“没去,没水衣,我爸的水衣太大了,穿不住。”
“我也没去,就在岸边看看也过瘾。”
“玉哥,听说你在深证可威风了,可好玩了。”
“没那个事,都是他们瞎说的,深证一点都不好玩。”李世玉天天收废品,过称,他们渐渐地都没有将他当做孩子,这不,回来就教育自己的子女,要好好的像李世玉学习。
孩子中间就传出了李世玉很威风的传言。
“我听说好多人明年都准备去深证呢?”
这很正常,今年大家都赚了钱,一人在深证买了一套房,村里人谁不羡慕,谁不想去。那些已经买房的已经在准备拖家带口,老婆孩子一起去。
李世玉没有说话,李海雄接着说:“我也想去,跟着你混。”
“你爸去吗?”李海雄的爸是一个超级老实人,李江林勾搭的妇女就是李海雄他妈,全村人都知道,他也能够没有一丝怨言的忍受下来,实在是让人佩服。
“我妈想让我爸去,但是我爸不肯去。”李海雄失望的说道。
“那你不是废话!”
你妈当然是这样想的拉。。。。
李世玉也不再说了,现在大鱼都抓完了,大伙开始准备下塘捉小鱼,李相生也在其中。
以前每年都是这样的,过年的时候没钱买鱼,李相生就在干塘这一天下塘捉小鱼,虽然收获不小,其实很丢面子的一件事。
也许是多年养成的习惯,李相生今年买了几十斤鱼,还是下塘去捉鱼。
平常年大家都会在池塘边看笑话,但是今年很多人都在喊:“相哥,这边这边,有一条大的。”或者“相哥,你后面,你后面。。。。。”
生活小事中能够体现出很多的东西,这些东西如果不是李世玉重新来过,是体会不到的。
初一拜年的时候家里也是应接不暇,一起在深证收废品的都来了,村里一些想今年出去的也来了,还有一些平常需要李相生去给他们拜年而他们从来都不会来的村干部也来了。
大年初一,都不会说什么事情,只是从这个态度上,再迟钝的人都明白一个道理,李相生家起来了。
初二,一家四口去往外公家里拜年,年年如此,李父李母一人挑着一担,有鱼有肉,衣服裤子,还有那什么中华鳖精,这个东西虽然没有什么用,不过用来送礼的,有用没用不重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