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寻妹出无名,无名再进鬼-第2/7页



    “我们家虽然没出过状元,但是出过几个进士和举人。”王爷爷接过话茬,说起自家的事,不免有些得意。

    “那俺们家出过啥,有人知道吗?”张三好总能说出不合时宜的话,明明是在追溯着村子的历史背景,到他这好像成了各家各户的攀比大会了。

    “你们家出过鼓上蚤时迁,不是今天偷人俩豆包,就是明天顺人两把大枣。”王海洋很生气的说道。

    “切!”张三好明明还想掰扯几句,但是一想起兜里的金条,瞬间把话咽了下去,完全体会到了哑巴吃黄连,有口说不清的感觉。

    “村里真的没人知道那位的身份?”杨兆天也学着刘老一样,把棺椁中躺着的人,称作那位。

    几个老人闻言都是呵呵一笑,王爷爷笑着解释道:“兆天啊,你们都还太年轻,世间任何事情,都有正有反,受多少人追捧,就会受多少人唾骂,名讳对那位来说,可能就是个称号而已,但鞠盡瘁,名姓不留,只求鞠躬尽瘁,清名也好,骂名也罢,那位可能都不想在被世人所提及,人如过眼云烟,本就无须追逐名利,这才是大家风范。”

    杨兆天好像听懂了,又完全没听懂,点了点头,琢磨了一会,看了看外面,起身抱拳道:“时候不早了,俺回趟家瞅瞅,王爷爷刘老,你们都早点歇息!”

    众人好像猜中了什么,也没作声,齐齐的回了下礼,目送着他,走出了庭院的大门。

    张三好也跟着一起走了,只不过半路被杨兆天瞪的回了自己家。

    一夜无话,天刚蒙蒙亮的时候,杨兆天拿上了几件换洗的衣服,头上扎了一个头巾,盖住了纱布,腰里别着一柄短刀,刀柄之上还绑着有些要散开的红穗子,包里除了一些衣物,还特意装上了那本泛黄的诸葛亮,环视着熟悉的一切,心里暗暗发下了重誓,决然的推开了破旧的房门。

    房门刚一推开,整个人就愣住了,只见王海洋,王爷爷,杜少明,刘老,还有村里的几位老人,都站在自家的院外,有几个人还打着火把。

    “这是?”杨兆天有些诧异的问道。

    “刘老他们昨天断定,你醒了就会去镇上找小红,我爷怕你连夜走,让这二傻子,在你家房顶上看了一夜,我还信誓旦旦的说,你不会这么不讲义气,把我们丢下,自己一个人走,你也太打我脸了?”王海洋指了指,房顶上还在伸着懒腰的张三好,话里虽然有些生气,但他知道杨兆天选择瞒着他们,一个人走,也是为了他们好,毕竟见识过了,鬼子残忍至极的手段,怎么可能还让其他人,跟着他一起,冒那种未知的风险呢?

    “特么的,你撇下他们就算了,连哥哥都不带,你这就太不够哥们意思了,你是不是忘了小时候,你饿的前胸贴后背,我把两个豆包藏起来,陪你一起挨饿的事情了?”张三好一个蹦高,从房顶上翻了下来。

    杨兆天还想解释,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傻楞在原地,看着众人,眼睛不由的红了起来。

    “兆天,什么都不用说,王爷爷懂你的心思,毕竟我是从小看着你长大的,但你又何尝不知道他们的心思呢,我敢说,你前脚走了,他们后脚也得追过去,你们长大了,守陵人的责任,也结束在我们这一辈了,按照和你奶奶的约定,也是时候让你们出去闯闯自己的路了,何况,小红也是村里人看着长大的,她不只是你一个人的妹妹,也是他们的,更是村里人的孩子,再不济你去找小红,让他们帮着找三丫,自从三丫被抓走了,你王大娘整个人,就变得疯疯癫癫,你是个懂事的孩子,让他们跟着你,爷爷放心!”王爷爷苦口婆心的劝着。

    “就是就是,咱们三小可不能拆散,何况现在有了小杜的加入,咱们要改名叫四小了。”王海洋打着边鼓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