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何谓守陵人-第5/7页



    所有人这时都是几肚子的话,卡在嗓子眼里,马上就要迸发。

    张三好逐渐的平静了,抬头用一双泪眼看着杨兆天,哭声道:“天,原来俺真有爹,王爷爷没骗人,俺不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

    “嗯,张叔看你长这么大了,也一定会高兴的。”杨兆天语重心长的安慰道。

    张三好擦了擦眼泪,擤了一把鼻涕,顺手擦在了杨兆天的裤子上,看着黑衣人质问道:“啥叫有的在,那不在的呢?”

    杨兆天深呼了一口气,强忍着想一脚踹飞他的冲动,抬头问道:“现在可以说了吧?”

    “从哪说?”

    “从头说起。”杨兆天斩钉截铁道。

    小杜抖了抖,刚才捂住口鼻的布条,就近在土包前坐了下来,三个人也跟凑着,围了过去,坐成了一个圈。

    “你们知道我们是什么人吗?”小杜看着几人问道。

    “咱们是男人啊?”张三好用手里的布,擤着鼻涕抢答道,话音刚落,就挨了一个边踹,踢了他一个倒栽葱,爬起来想反击,却被王海洋一个凌空瞪,瞪了回去,只得乖乖坐了回去。

    小杜并未理会,思索了一会,语气凝重的说道:“其实我们都是守陵人,整个村子也都是守陵人,一点一点建起来的,听我爷爷讲,村子里最多的时候,有将近三百多人的守陵队伍,当时被朝廷赋予了无限的荣光,我们的祖先也都发下重誓,世世代代守护陵墓,每家每户都有着明确的权责划分,不可逾越半分。”

    “世世代代?那怎么很多人家,后来都搬走了?”王海洋不解的问道。

    “守陵人也分为几种,有的是朝廷的贵族,他们是有任期的,任期满了自然也就走了,用贵族守卫陵墓,是对亡故先灵表示,最大的敬意和虔诚之心,我们家的庭院,也是祖上一位皇亲国戚,来这修建的,当时他犯了大错,触怒了皇威,才被下放到这里,以示惩戒,我爷爷说你们王家祖上,当时也是达官显贵,因为得罪了朝廷,被迫流放到这里,还有些八旗的子弟,为了丰厚的俸禄而来,但随着大清的没落,当他们自身都难保的时候,我们这些守陵人,也就逐渐被淡忘了,从大清灭亡以后,朝廷的俸禄断了,一些皇族凑出了些钱,维持了几年,但也只是杯水车薪,上山盗墓的,监守自盗的,加上周围的土匪绺子,村里的死伤,是越来越大,这里埋着的都是百年间,为了守陵而死去的人,还有些根本找不到尸骨的,所以后来有出路,能走的也就都走了,我爷爷说留下来的人,都是靠着对祖宗的那份执念和传承,自愿留下来的。”

    “所以庭院后来,就不让老人和小孩进山,也不让任何人进后山了,是为了减少死伤?”杨兆天试探性的问道。

    黑衣人点点头道:“最后一次,是附近的一伙土匪,不知道从哪知道了陵墓的消息,集结了几十个人进了后山,当时村里所有的壮年青年,无论男女,甚至王家爷爷,都参加了那场战斗,可惜回来的寥寥无几,我们杜家去了十几个人,却只有我爷爷和黄叔回来了,从那以后,爷爷为了留下点香火,便下了禁山的命令,其实他老人家是想保住你们,因为当时除了我以外,村里只剩下你们三个男童了,这也是这么多年,一直没有告诉你们真相的原因,几个老人最初的打算,是把你们送出村子,跟守陵人彻底的撇清关系。”

    三个人听到这里,不由的低下了头,他们做梦都想不到,看似平平无奇的小村子,居然还有这般残酷的过往,更想不到的是自己,居然还是守陵人的后代。

    别人都陷在沉思当中,只有张三好叹气的说道:“怪不得呢,记得小时候,偶尔还能从别人家蹭着肉吃,可一点一点的,连油渣都看不见了,原来是粮饷给断了,那也不怪那些走的人,总不能大家一起抱团饿死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