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回 徐元直一计缓兵 夏侯惇三赴南阳
徐庶:“诸葛亮自以为天下第一个能人。
此番,非但断送了我的一大功劳,还把我臭骂了一顿。
现在,也要叫他知道知道我徐某的厉害!”
曹操一听,心中暗暗高兴。
怪不得你今天这么起劲,原来是受了诸葛亮的奚落!
那这条计献出来肯定不会差的。
所以,连连问道:“元直公,究竟什么妙计?”
徐庶:“丞相听了:徐某素知诸葛亮,家住襄阳西门外,
离城二十里,南阳卧龙岗。
请丞相命令一个上将带兵前往卧龙岗,将他家眷拿住,
带至营中好好款待。
孔明闻得家眷被擒,或许便会归降。
孔明来降,刘备就不在话下。
即使诸葛亮依然不肯归降,
然而必定方寸大乱,用兵不周。
到那时,丞相兵进樊城。
定能一仗成功。丞相看来如何?”
曹操听他讲完,心中有点好笑。
这条计,并不是你徐庶的发明创造,
而是你的切身体会。
当初我把你的老娘骗到许昌;你就无心再在刘备那里帮忙,
只好投到我这里来了。
现在,你反过来用这个办法来对付诸葛亮,
倒也非常合适。
不过,会不会再给我上当呢?
不会!首先,这里离南阳很近,到卧龙岗当天可以打来回。
成与不成,都不过一天时间。
你哪里知道一天不成,要两天;
两天不成,定然三天!
徐庶正好完成诸葛亮交给他的任务。
现在,曹操打定主意,叫徐庶退下,自己拔令在手。
曹操:‘
哪位将军带兵前往南阳卧龙岗,捉拿诸葛亮的家眷?”
夏侯惇:“小侄愿往。”
夏侯惇想,诸葛亮烧了我两次。
我拿他没有办法,不是他的对手。
但捉他的老婆我是绰绰有余的。
所以,主动争令。
曹操对夏侯惇看看,这是一桩现成的功劳;
你吃了两次败仗,我没有好好处罚你,
文武中间有些议论。
现在,给你这个将功补过的机会,也可以堵堵众人之口。
便把令箭交给夏侯惇:
“元让,老夫给你将令一支,带兵三千,
去往南阳卧龙岗捉拿诸葛亮的家眷,需要当心了!”
说时,丞相眼睛一直在对他看,
意见是你懂不懂?
这桩功劳是特地照顾你的!
独眼龙哪会不懂,心想,你放心,我不会坍你台的,
保证把诸葛亮的老婆、儿子捉到你的面前。
其实,诸葛亮还没有儿子,要今后进川之后,
孔明才生了儿子,名叫诸葛瞻。
夏侯惇接过令箭,曹操退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