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回 身陷囹圄慈母全贞节 心系日月明君访英才



    徐庶相荐孔明之后,飞马赶上前去,

    把挑行李的手下人叫住,略休息片刻。

    元直想,皇叔定然去卧龙岗,相请诸葛亮。

    但是,孔明还未知道我已将他荐于刘备,要是皇叔赶去请他,

    万一不愿出山,岂不要伤了刘备之心?

    为此,徐庶带了挑行李的手下,先去隆中会见孔明。

    他到了卧龙岗,来拜望诸葛亮,正巧孔明在家。

    两人见面后,相互行礼毕,对面坐定。

    孔明问元直说:“亮耳闻元直兄,在新野县相助刘备,屡建大功。

    今日来此何事?”

    徐庶:“小弟一心欲助刘皇叔。

    在新野一试小才,杀曹兵三万余,不料老母被曹贼拿去许都,命在旦夕。

    娘亲书信送来新野,叫我立即赶去许昌以念孝道。

    小弟不能不去。”

    孔明听到这里,已经明白元直中了曹操之计。

    心里想,你不去老母不死,你一去老母即死。

    这时的孔明没有多说,只是对着徐庶冷笑了一声。

    元直还不知其意,因为诸葛亮一向谈笑自若,

    直要到今后见到徐母,老太夫人一死,

    他方始回忆到现在孔明对他的一笑的含义。

    这倒并不是孔明有意要造成他们母子之间的悲剧,

    因为知道元直是个孝子,要是与他说明了这一点,

    徐庶变成进退两难,即使他回归刘皇叔的新野,

    今后为了他的娘亲必然心神不宁,指挥有失,

    影响了刘备的大事,万一徐母被曹操所杀,

    元直要怨恨我诸葛亮。

    自古遇到此类之事,往往是无法挽回。

    孔明绝非幸灾乐祸,道理就在于此。

    孔明就避开不谈,问徐庶说:

    “那末元直你为老母而去,再来到卧龙岗何事?”

    徐庶:“孔明兄,你也明自,

    刘皇叔乃是汉室宗亲,仁义待人,汉室为重。

    可是,他为我出走灰心丧气。

    因此,我在临行之时,将你孔明兄荐给了刘皇叔。

    看来,皇叔日后定然亲自赶来相请,望孔明兄以汉室为重,

    不负皇叔一片仁义之心!”

    有的说来,孔明闻听元直将他举荐给皇叔一言不发,便向里面走。

    事实上并非如此,因为他结果为汉室忠心到底,岂有这种表示。

    他只是回答元直说:“时期尚早!”

    徐庶听到他没有回绝,已经心定了一半。

    所以,再次叮嘱孔明说:“孔明兄之才,高我数倍。

    何论什么时期,皇叔一到此地,望请你看在小弟份上,就出山扶助!”

    诸葛亮:“多蒙举荐,但要请问元直兄,刘皇叔目前有多少人马?”

    徐庶一听,孔明问我刘备有多少人马?

    要是我与他说,只有九百五十人,恐怕要吓你一跳。

    为了使刘备早日请到孔明,元直就说了一句谎话。

    因此回答孔明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