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新少林五祖》杀青-第3/3页
不过话又说回来,其实一般情况下,嘉禾是不会这么短视的,毕竟它手握着“李連杰版黄飞鸿”这么一个金矿IP,怎么会自砸招牌呢?细水长流难道不好吗?
这就得从李連杰和嘉禾的恩怨说起,当年89年李連杰和嘉禾签约的条件是两年4部电影,片酬600万。
第1部电影就是这部《龙行天下》,结果太烂直接被压箱底了!
徐客不愧是徐客,载了个大跟头依然不气不馁,在哪儿跌倒就在哪儿爬起来,91年立马再度携手李連杰炮制出一代经典《黄飞鸿》大卖2967万,接着乘热打铁92年推出《黄飞鸿2》再度大卖3039万……
所以说徐客不愧是李連杰的二号贵人,彼时徐客就已经是知名大导演,第1次合作都扑的没法上映,他第二部电影完全可以不用李連杰,嘉禾那边有得是演员给他选。
两部电影接连大卖,让李連杰一跃成为炙手可热的功夫巨星,4部电影600万,也就是单部150万的片酬那都不能叫白菜价,只能说是白送价。
这两部电影自然是让嘉禾赚的盆满钵满,但问题是资本家哪会有满足的?嘉禾虽然赚了不少钱,但是却高兴不起来,因为它和李連杰的两年合同到期了。
嘉禾自是不甘心让李連杰这么一个下金蛋的鸡飞走,于是找了个借口,说是合同约定两年拍4部电影,但是现在即便算上《黄飞鸿2》也还差一部,因此扣下李連杰300万片酬不给。
嘉禾家大业大,仅成龍单部电影的预算都高达上亿港币,当然是不在乎这两三百万片酬,其实就是想以此来逼迫李連杰续约。
但此时李連杰已有自立门户的念头自然不肯续约,这才有了之后经纪人被枪杀的一系列龙争虎斗……
总之经过一系列说不说道不明的博弈,最终李連杰和嘉禾成功解约,然后在杨登奎的帮助下成立了正东影业。
但这样一来,双方就已经彻底撕破脸了,一是为了出口气,二也是为了废物利用使利益最大化,这样嘉禾才从压箱底里面翻出了这部《龙行天下》强行改名蹭了波热度。
别看没赚多少钱,但也确实很成功的拉低了李連杰90年代的票房下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