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雁门事宜之屯田



    待两人应声,钟阳便接着说后面之事。

    “辅兵之则诸位应该都已清楚,无战事之时,辅兵进行其他事宜,而如今,正有有一事,便是屯田!军屯!”

    钟阳见众人皆是有些疑惑。

    屯田众人都知道,农忙之时甚至还要放部分军士回家帮忙收割,至于军屯,却是头一次听说。

    皆是看向钟阳,希望能解惑。

    “在说军屯之前,某先说一事,那便是,只要在我钟博达治下,便,永不收赋!”

    此言一出,众人顿时震惊,皆是睁大眼睛看向钟阳。

    即便是荀彧等人也是,时间仿佛静止一般。

    过一会荀彧,郭嘉等人缓过神来,皆是欲言又止。

    永不加赋啊!

    听着确实美好,但若是这样,钱粮从何而来,尤其是朝廷,若是听闻钟阳此举,又会如何。

    这些都是荀彧的担心。

    但如今钟阳在众人面前如此郑重说出,也知不可更改,心中反而充满担忧。

    至于武将,则是为钟阳此举喝彩。

    钟阳将这些看在眼里,过了一会缓声道:“诸位如今已是见到普通百姓生活艰难,若是不加以改善,他们觉得活下去无望之时,便会行反事,而赋,往往则是加重百姓负担!因此免除,至于朝廷方面,另外找补便是!”

    众人听完皆是赞叹钟阳仁慈,对百姓实在好。

    尤其陈宇,最为激动,心中甚至在想,该如何想外人宣传,军中又要扩军,让钟阳威望辐射全军,让所有军士均是忠于钟阳。

    两项事务皆为重大,皆不能拖延,纠结着是不是让钟阳给他点人,实在忙不过来了。

    钟阳说完,即便是荀彧,也不得不感叹钟阳对百姓的仁爱。

    “除了不收赋,税收也免除三年!如今雁门百废待兴,初时我们咬紧牙关,只要挺过去,第二年开始,压力便会越来越小!”

    朝廷给出的是减免五年赋税,赋钟阳做得更为彻底,但税,钟阳等不了五年,因为时间。

    钟阳深知距离天子刘宏驾崩只有几年时间,这几年就是他的发育期,必须在这几年把根基落实,那时需要在一次扩军,需要粮草。

    荀彧听到免除三年税收,虽心痛,但也知雁门目前状况。

    只是反复思考着这三年,该如何过,又得需要多少粮食。

    如果可以,荀彧有种想撂挑子不干的冲动。

    实在钟阳的花样,太多了。

    荀彧是愁得不行。

    这时钟阳的声音再次传出:“因这三年没有税收,所以我们自己,也应该屯田,用军队来屯,用这些辅军来屯,划出区域,闲时农耕,各部均要去做,这些粮食,就是军粮!”

    众人听完也是明白钟阳之意,这军屯,就是自给自足。

    一旦军队扩充完毕,就会有两万辅兵,若是皆行农耕,应是能行。

    众人皆是盘算,觉得甚好。

    只需挺过头一年,以后便不用为粮食发愁,众人皆是同意。

    陈到却是提出意见:“主公,此法甚好,能解决粮草问题,但若是辅兵进行农耕,训练该如何?这样战力也会受到极大影响。”

    对于陈到所问,钟阳也早有答案。

    “叔至这点提得非常好,想必你们也想到了这个问题,诸位也知,即便是辅兵,不管是伙食还是抚恤,虽与战兵有区别,但也不大,所以,既然有如此待遇,便也要做相应之事,农耕与训练,可交替进行,比如今天这些人进行农耕,那些人训练,第二日便反过来,每日反复便可,不农耕之时,全员训练,一旦发生战事,便集结待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