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想不到的事-第2/2页
此时,秀姑觉得自己就像是张长芳的晚辈似的,可无论怎么告诫自己:入乡随俗,人乡随俗,可那“舅妈”两个字,无论如何也叫不出口。
杨大牛端起自己的那一杯,咪了两口,啧啧称赞道,“舅妈,这毛峰真的不错。我知道你喜欢毛峰,特地在那家专卖毛峰的供销社,给你捎些过来,打开瞧瞧,是不是真品?”
秀姑端着茶杯,听着杨大牛与张长芳热火朝天的聊着毛峰的话题,站也不是坐也不是,非常尴尬。
她四下张望着,终于瞧见一个小女孩,扎着两个羊角辫子,身穿着红色连衣裙,在小房里,端坐在凳子上,正在写字。
她想,她猜想,肯定是自己的女儿建国。
她放下茶杯,刚要进去,被正在说话的张长芳一把拦住,并招呼道,“建国,建国,快出来,看看谁来了?”
小建国出来了,很认生,几个月不见自己的爸爸妈妈,不认识他们。
秀姑张开手,刚要说“让妈妈抱抱你”,张长芳的话已早她一步说出来了。
“建国,快叫姑姑,姑姑与姑爷来看望我家小建国了。”
她又一次愣住了,泪水禁住地流了出来。
她蹲在地上,不敢抬起头,也不愿面对自己的女儿。
过了半晌,她俯着地面站起身来,没有说一句话,更没有与任何人打招呼,换上自己的鞋,走出二哥的大门,走出这个要求她喊张长芳“舅妈”的家。
秀姑好歹转出小巷,走到了小纪区的大街上。
她向身后望了望,又瞧了瞧,没有杨大牛的身影。
她心里明白得很,今晚与张长芳不辞而别,应该算是彻底得罪她了。
得罪张长芳,她秀姑倒不怕她什么,关键是女儿小建国在她家。下次去看女儿,就不太方便。
她心里真的很懊恼,悔不该当初不应该把女儿送给她压子。
她心里真想不通,在杨村时,张长芳是多么好的一个人,怎么到了区里就蜕变成有点六亲不认。
也许她张长芳觉得现在的自己高人一等,才逼着自家亲戚降低辈份称呼她。
你婆婆是我妈,你也是我的“什么舅妈”?
秀姑觉得张长芳真的很搞笑。二嫂就是二嫂,怎么可能成了舅妈。
不知不觉中,她已步行到供销社,就是刚才杨大牛买礼物的“杨记供销社”。
“杨记供销社”的大门还开着,柜台里的煤油灯也亮着,看样子还没有到打烊的时间。
这时,秀姑想起了周妈妈,她觉得应该为妈妈买点礼物回去,也算尽尽自己的孝心。
她一脚跨进供销社,当柜台里的妇女招呼她时。她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个声音多少熟悉,竟是她妈妈的声音。
“不会的不会的。”秀姑一再否定自己,“我妈已去世六年,怎么还会活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