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新津城里好八连-第2/3页



    “老板客气了,那我们走了,老板请回吧。”茅石芭见粮食已经装好车,笑眯眯地和孙老板告辞,带着同来的士兵赶着马车往码头去了。

    孙老板看茅石芭一行走远,连忙关上大门,这时孙老板的老婆也凑了过来,“当家的,怎么样?”

    “你看。”孙老板得意地从袖中掏出一枚银币递给了自己的老婆。

    孙老板的老婆接过银币,也是用力一吹,“哎呀,是真的!”

    “看来这些所谓的长庚人倒是颇守规矩啊,看来不用担心了。”孙老板心中暗自揣测。

    类似的故事在清津城中不断上演着,一天以后,清津城的生活秩序就基本恢复了正常,躲藏在家的清津令张贤胜也被找了出来,加上城里还没跑掉的官吏,继续负责清津城的日常管理。因为长庚军的管束,这些人之前欺压百姓的毛病都奇迹般地自愈了,城里的秩序自然更好了几分。现在的清津城,除了城墙被炸塌了几段,还有码头上多了两条大船之外,一切好像都没有发生。

    而这时清津郡郡守朴仁勇已经逃到了附近的镜城,稍微安定下来之后,立即安排手下的人马去召集郡内各城的郡兵,又强行征发了郡内大小豪强私兵、护卫,花了十来天时间,居然搞出了一只4000多人的部队。这时,派去清津城打探消息的朴部诚也回来了。

    “部诚,那些什么长庚人走了吗?”虽然知道不太可能,但是朴仁勇还是抱着一丝侥幸试探地问道。

    “没有,不但没有,看他们的意思,还要在清津城常住下去了。”朴部诚老实地答道。

    “岂有此理,不是说来做生意的吗,怎么留下不走了?”朴仁勇用力地拍了下椅子的扶手。

    “叔叔,虽然没走,不过确是有好消息的。”朴部诚神秘地说道。

    “哦,什么好消息?”听侄儿说有好消息,朴仁勇一下子来了精神。

    “小人这次进到城里,发现长庚人对清津城好像颇不以为意,不但没有纵兵抢劫,甚至原来的清津令张贤胜和城里一些官吏也没有撤换,如果不是在码头上看见长庚人的大船,小人都要以为长庚人已经走了呢。”说到这里,朴部诚忽然又想起一件事情。“哦,对了,听说长庚人的军队还把清津附近“青皮儿”什么的几支花马队(土匪)都给剿了。”

    “什么,他们把“青皮儿”给剿了?”朴仁勇吃了一惊,直接站了起来。清津郡自古以来就是新罗国的流放之地,民风剽悍,盗匪横行,单清津城附近,就有“青皮儿”、“长毛”、“二刀子”等大小十余支花马队。前几年朴仁勇到任时,也带兵剿过几次,不过这些花马队都是一人数马,行踪隐秘,来去如风,战事不利时更是直接退到东胜国境内躲避新罗官军追击。剿了几次后,朴仁勇也就息了那个心思。没想到长庚人初来乍到,没花几天就把自己多年求之不得的事情办成了,这让朴仁勇如何不惊。

    “你确定没搞错?”朴仁勇死死地盯着侄儿。

    “千真万确!”朴部诚笃定地说道,“这次小人进城的时候,就看见城门口悬挂着几颗人头,看告示说是匪首青皮儿和手下的。另外我还看见长庚人的士兵押着一些俘虏在修整通向甲山郡的道路,我仔细看过,确是花马队的模样。”

    剿匪这个事情,对于长庚军来说,其实算个意外,在安抚了清津城里的百姓后,鲍里斯派出了几个班,分头去勘探前往附近矿石的道路,没想到有个班却在路上碰上了花马队,正好长庚军缺少人力,就顺手把他们给剿了。至于花马队行动隐秘什么的优势,在战斗犬的侦察能力面向,根本就是个笑话。

    朴仁勇并不知道长庚军的剿匪战斗是如此的简单,他想的是另外一个事情。“这些东胜人,又不劫掠,又是剿匪修路的,必然是打算在此长住啊!如不速速驱逐,不但清津郡有麻烦,恐怕我项上的人头都要有大麻烦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