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回 墨龙王下探地穴 济南王集齐三宝-第2/3页



    只是这些兵马俑都比真人真马要小一半还多,小巧精致,面部表情刻画非常到位。墨龙正在惊叹于兵马俑精湛的制作工艺,突然紫衣神大呼一声,“我知道了!”

    墨龙吓了一跳,急忙问道:“你知道什么了?”

    “刘辟光不仅仅是复活自己,他还要将危山下的兵马俑复活,你看这些兵马足有十万之众,若是全部复活,必将引起战乱,横行天下!”

    墨龙心中一惊,若是如此,岂不是天下大乱。墨龙说道:“我们得赶紧找到那条巨蟒,不能让其阴谋得逞!”

    二人继续往前走,发现前面有座棺椁,棺材盖已经打开了,二人走近一看,里面却是空空如也。墨龙奇道:“怎么什么都没有,刘辟光呢?”

    紫衣神没有回答,她指着棺材前面说道:“你看那里!”

    墨龙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只见棺材前面立着一块巨石,高两米余,呈圆球状,巨石后面摆着一只大瓮,足有一人来高,大瓮后面还有一块铜镜。墨龙问道:“这都是什么东西?”

    “这......这是无影石、玛瑙瓮和孽镜!”

    “啊?干什么用的?”

    “危山在古时也叫无影山,据传其东南面有块怪石,每年夏至的午时三刻,人站立石上而无影,故名无影石,此山因无影石而得名无影山,只是后来无影石不知去向,原来是被搬到了这里。你再看后面那块铜镜,它叫做孽镜,乃是冥界之物。在进入鬼门关后第一殿,秦广王的右首之处有座孽镜台,此镜就放在上面,我曾经见过一次。孽镜乃是天地灵气而成,凡人魂魄到此,即可照耀其本身面目,丝毫不能隐藏。只因世人自少到老,一生罪孽重重,但人亦为灵性之物,所做之事,心知肚明,将自己一生的罪孽尽摄于心。孽镜本因阴阳而成,碰到魂魄二气,可将人之一生罪孽映出,鬼差们会根据恶魂生前所做恶事来判刑,再来看到底是要下到哪一层地狱。

    台上写着‘孽镜台前无好人’。倘若善人一死,其灵性光明,在孽镜台前,只有空明一切。只因心中无阴影存在,所以看不清楚其原形,善魂光线如是愈趋清明,功德越大,则越向天庭而去,或直向各殿另查功过,皆不必来此。故而‘孽镜’又称‘业镜’。”

    墨龙不解地问道:“那这块孽镜怎么跑危山来了呢?”

    “我也不太清楚!按说此镜乃是冥界至宝,如果丢失肯定会闹出大动静,可是我却从未听说有丢失孽镜之事,的确让人难以琢磨。”

    “或许是秦广王没有发现?”

    “怎么可能呢?秦广王日日都能看见,难道丢了会不知道?而且鬼差还需此镜照映魂魄,不可能发现不了。”

    “哦,那个大瓮又是什么呢?”

    “那是玛瑙瓮!”紫衣神见多识广,又仔细讲述玛瑙瓮的来历。

    东晋时期王嘉编写的古代中国神话志怪小说集《拾遗记》中曾经有所记载,上古五帝之一的帝喾统治时期有个丹丘国,向帝喾贡献了一只玛瑙瓮,可以用它盛甘露。玛瑙属玉石类,出产在南方的,人们称之为上品。昔日黄帝杀死贵尤和四方群魔,尸体填满川谷,积血成洲,聚骨如山。蚩尤之血浸透一块石头,被做成了玛瑙瓮。玛瑙瓮传至中原,到尧时瓮中甘露总是满满时,用以分赐群巨。到舜时甘露已经逐渐减少,是随着帝王世道民风的升降而变化的。如果民风淳厚那么甘露就满,民风浅薄甘露就枯竭了。从远古传到三代,玛瑙瓮中的甘露是从唐尧时开始减少的。此后,大舜把宝瓮迁到衡山之上的宝露坛。当大舜去逝之后,玛瑙瓮才沉理到地下。直到秦始皇疏通泪罗江支流小溪,一直从长沙走到零陇,从地下挖出了此瓮。当时人们并不知此瓮制于何年何月,直至后来东方朔辩知此物,写下《宝瓮铭》记载‘宝云生于露坛,祥风起于月馆,望三壶如盈尺,视八鸿如萦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