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回 鸣羊山再遇金牛 新结识獬豸神象-第2/3页



    原来此山叫做鸣羊山,金羊就住在这座山上,它的来历可不普通。传说上古时期,舜帝命皋陶掌管刑法,皋陶非常善理狱讼案件。他的座下有一只神兽,身小如羊,其实并不是羊,而是叫獬豸,全身长着浓密黝黑的毛,双目明亮有神,额上长有独角。獬豸拥有很高的智慧,懂人言知人性。它怒目圆睁,能辨是非曲直,能识善恶忠奸。掌管刑狱中,遇上难以决断的疑难案子,皋陶就让他的神兽獬豸出场,以其独角触犯案的人,独角顶了谁,谁就输了官司。有了神兽獬豸的辅佐,皋陶断案从没错过。在皋陶的辅佐下,大舜把天下治理得井井有条,出现了一个道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太平盛世。皋陶去世后,神兽獬豸非常悲伤,游历天下后,选择泰山的副岳长白山麓西南方的第一座山隐遁,后世百姓有人曾见其在山上游走,形似金羊,熠熠发光。每到晚上,它就从半山腰出来,跑到山顶“咩咩”直叫,山下的人听得清楚,百姓相传见金羊出现,天下就会祥瑞平安,便把这座山唤作“鸣羊山”。

    山下的人只听过羊叫,却没人见过金羊。有人就想把金羊逮住,见其真实面目。于是,听到金羊发出叫声时,就赶忙跑向山顶。可当到达山顶时,金羊早已没了踪影。也有人提前埋伏在半山腰,坐等金羊出现,结果也失望而归。

    有一天,村里一老农正在山间锄地。这位小和尚路过时,对着堰边的一棵荆蒿树端详半天。老农心想,一棵连烧火都不用的荆蒿树,有什么稀罕的?便问道:“小师傅,你看的这棵荆蒿,有什么用?”

    “你们这山上有只金羊,村里人想逮住它,是吧?”

    小和尚的声音也把老农吓了一跳,老农见多识广,知道此人必非凡人,于是问道:“你怎么知道?”

    小和尚嘿嘿一笑,说道:“这金羊就在鸣羊洞里,要想逮住并不难。这荆蒿树便是开洞的钥匙,但逮羊之人须是一母所生的十九个男子。”说完,他飘然远去。老农也没想过逮什么金羊,回家就把此事当作笑话说给街坊邻居了。很快,就传到了村中一个大户人家的耳朵里,这家人恰好生了十八个儿子和一个女儿。

    老太公对夫人愤愤地说道:“要是咱这女儿是个儿子该多好,这金羊就是咱家的了。”

    老妇人琢磨了一下,心生一计,说道:“他爹,咱把女婿叫来凑个数不就行了吗。”

    老太公听后大喜,把此事告诉了他的儿子们和女婿。第二天拂晓,兄弟十九人便兴冲冲来到山上,一起用荆蒿树打开山洞门。进洞一看,果然有只金羊在吃金豆子。兄弟们赶忙扑了过去,抓住羊角就往外拽。眼看就到洞口了,却拽不动了。老大喊道:“妹夫,你踩着我的脚了!”

    这一喊,金羊听出了端倪,扭头就往回跑。兄弟们死死地抓住羊角不松手。“咔嚓”一声,羊角断了,兄弟们被惯性甩出洞外。“咣”一声,洞门关闭了,只有手中的半个羊角金光闪闪,确是金子。听完事情原委,老汉叹息说:“果然是一个女婿半个儿啊!”

    从此,十九个男子逮金羊的故事就传开了,“十九郎庄”的村名也叫了起来。

    小和尚讲完鸣羊山,只见金羊鼻子里“哼哧哼哧”喘着气,像是带着怒气。小和尚笑着说道:“那时候不是跟你开个玩笑吗?你怎么还这么记仇呢!”

    王小C心中暗乐,又问道:“这大象又是怎么回事呢?”

    “且听贫僧慢慢道来......”

    章丘的文祖街道有一座山叫做象鼻山,独树一帜。传说在很遥远的过去,这一带是一片美丽的大海,泉子峪悬崖上还有曾经栓船的大铁环。相传那时这里风光独好,险山峻水、鱼跃龙门、鸟语花香,勾魂摄魄,惹来了天上的仙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