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战地艺术家 下



    第三十二章战地艺术家(下)

    下午二点过钟,小叶兴高采烈的从阵地后山回来,背着的挎包鼓鼓的,看来他寻觅到画料了,否则,那会这么高兴的样子?

    排长,你看!他把挎包从肩上取下,往地一抖,一堆泥巴洒了一地,有净白色的,有浅白灰色的,有深红色的,有浅红色的……我细致观察,发现这几种泥巴的颜色,与洞壁表层面的颜色,有明显的色差啊!我暗喜,这个小子的彩色感好强,在这种野战地域,有本事觅找到这种与壁底色如此分明的色差,真是奇迹啰!难以相信?

    我惊奇的说:小叶你真行!在这个地方,能找到几种不同颜色的泥巴不容易啊!

    排长,你说错了!非常容易?

    我看着小叶轻松的表情说:此话怎讲?

    排长,泥巴又不是金子,在这山野到处都有泥巴,我就在我们阵地的后山挖的,就地取材,原汁原味喽!

    那小叶,你的画笔怎么解决?

    排长,你看!小叶从洞口角落拾起一根树枝干,就用它当画笔!

    我感叹的说:小叶,你不仅是一名出色的炮兵瞄准手,而且还是一名战地艺术家!

    排长,阵地就这个条件嘛!上云南前线前,我们在营区作临战开进准备时,我也想过把自己的二胡,画笔带上,战斗间隙时,可拉拉二胡,画几张战地速写,可当时忙得不可开交,最后还是忘带了,没想到我们要在阵地执行防御任务一年?一年啊!春夏秋冬,新兵‘蛋子’也变成了老兵‘游子’喽!

    小叶,打仗是最复杂的活,战场千变万化,上级说轮战一年,就换防,可难说啊?也许是一年,二年,甚至三年……我们思想要有准备喽!

    时间长了,战地的文体活动跟不上,战士们怎么打法渡过战斗间隙时间,防御作战又不是天天有炮击任务,一次拨点,拨小点小准备;拨大点大准备,小则个把星期,多则一两个月。就是进攻战,也有战斗间隙。所以,小叶我们在阵地上,要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文体活动,充实我们战斗间隙留给我们的空闲时间,你是连队的文艺骨干,带好这个头吧!

    排长,你说得对!我们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不花一分钱,照样成为战地艺术家!

    小叶,你说得对!我纵然从来没见过你的作品,但我从你这两天来对画画的态度,我深信你一定能画好这幅徐悲鸿的骏马壁画。

    小叶,你不知道!你马上画的这幅壁画,一旦画成功,在这个荒凉的野战阵地,就会成为整个前线炮兵阵地的一道亮丽风景线……这种原汁原味的作品太难得,很有收藏价值嘞!说不定战后,还可能被送往历史愽物管啰!

    排长,你逗我高兴,不过我把它看成是对自己的鼓励吧,尽力画好这幅壁画吧。

    下午,没有炮击警报,各班在帐篷做自己的私事,有些看书,有些练字,有些写家书,各忙各的事了……

    我从排住的帐篷出来,环视四周,:整个阵地显得格外的宁静,就小叶一人没休息,他右手拿着一根十五六公分的树枝,全神惯注的在洞穴外墙壁上挥动,时快时慢,时停时动,挥动自如……

    我凑近一看:洞穴外墙壁面上,已有了无数根浅浅隐隐的线条痕迹,致细观察,这些流畅的线条组合成一群影子马草图,画面虚实结合,疏密适中,空间感强。

    小叶,中午你也不休息,现你都工作了几个小时了,手很酸吧?

    排长,我们在家画画,一画就是七八个小时,习惯了!

    我看你的骏马组合的影子图,已快完成了!

    排长,还有一会,现才是素描的前期影子图,后面还要加深图像,才能看出效果来。

    哦,明白了!我的视线暂时离开了墙壁,向连炮阵地指挥所走去……

    黄昏,我从连阵地开会回来,看到小叶正弯着腰整理收拾画料,工具,我向前说:小叶辛苦了!准备收工了吧!

    是的,排长!马的轮廓草图已画好了,但原明天别下雨,否则,雨水一冲,草图的影子难免会被清洗掉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