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病(续32)-第5/6页





    在我的记忆中,只要有月华如水的夜晚,便有母亲剥桦榴皮的身影,这身影有如童话,潮湿着我今生今世的梦……

    黄荆棍下出好人,是的,母亲,好人就是一个人的成长不能脱离人性,否则人的兽性就会占据上风,将活脱脱的人变成活脱脱的野兽。母亲,是你让我懂得了分类,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你教育儿女时常说的一句话叫跟着好人学好人,跟着司娘子(假祭祀)扛假神。

    现在儿子也对事物进行分类:

    给事物分类的时候,有几线情绪已开着花儿,浅浅的清香协调着一方环境,静美在日子的一隅,婷婷的情致穿越纷争,这便是水仙了。

    我常与她静默,常与她保持心音。她使我遗忘着卑微和贫穷;她使我远离了噪声。让我静下心来。

    当大的气候来临,水仙便玉立成清晨的边缘,触绿我的清醒。

    窗外飘着流星、苦痛、挫折、孤独,而窗台的水仙依然抒发出自身的笔划与笔顺……

    6)母亲的晚年没有余数

    土地下户后,农民的精神底线也便伴随着下户的土地浮出水面。这时的母亲也像换了个人似的,她把对生活的全部激情全倾注在土地上了,已五十来岁的母亲搞起了承包,她的志向是一定要送最后的几个孩子读上大学。母亲之所以要生下我们这么多个孩子,原因是前几个孩子她都依次看不到多大的希望,不是被特殊的时代埋葬,就是成为祭品。

    八三年,四哥终于第一个考上大学,母亲那时乐开了花,把四哥的大学录取通知书一直把持在自己的手中几天,直到录取通知书上的某些字被汗水浸渍。一张录取通知书让大山沸腾了,那是母亲一生中最开心的时光,为了给四哥换上一双能闪光的皮鞋上大学,母亲将自己的长发也拿到理发店给剪了并卖掉。

    接下来母亲便把希望寄托在五哥小姐姐和我的身上,叫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别辜负这个好时代,至于生活上的事,她说全包在她的身上,叫我们不要分心。

    就在我上高三的那年上半期,没想到呀,母亲便走了,永远地走了。听父亲说,她临终之时摸了又摸全家的那张大合影,也许合影中没有我的相,母亲用拇指盖住一个位置,口中在艰难地念叨着什么。不用多想,那是母亲在盼望我赶快回去,回到她的身边,她想看一看我。

    母亲走后,父亲一直依偎着母亲冰冷的身子三天三夜。

    母亲回归泥土的那天,天空下起弧线的雨,纷纷扬扬下乱了一段岁月、一段历史……

    唉,母亲呀,您为何不给儿女们留下晚年的余数呀,莫非您是真的被历史被苦难被日子被生活整除了吗?儿女们现在真想时光倒流,那样就能提前尽一份孝心了。如今这种想尽孝的机会只有等来生了……

    父母在,人生还有来处;父母若不在,人生只剩归途!

    愿母亲在地下安息!!!

    愿天下父母双亲幸福永远!!

    7)以诗祭拜

    哦,母亲,因为有您

    天下做儿女的才不愿到泥潭打滚,不愿让灵魂沾上泥污

    我也要到禾苗间去,借一点谦和,借一点清贫,相依雌性的绿,我便能发芽一次,清晰一次。

    不要问我孤独不,我早已省略了人群;不要问我忧伤不,我的欢乐在禾苗间升腾。

    嘲笑我吧,掌声、鲜花,名誉、金钱,我已习惯穷成肃穆,我走我的路,不想被这些市面上的标本包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