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外面的世界很无奈-第4/5页



    顾梓奇瞅若霞一眼说:“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你这个人,真是懒得跟你说!”抬脚就走人了,

    机缘巧合,伟伟才开学,一天,在学校外面等伟伟放学,一个卖保险的宝妈正在跟另一个宝妈签单,并口若悬河说着她买的这份教育险有多好多好,若霞被吸引了,主动跟卖保险的宝妈询问起来。

    一来二往,一周后,若霞踏进了这家保险公司,当上了一名保险推销员。她之所以决定选择做保险,是因为她了解完保险公司的制度后,觉得保险人自主性强,相对自由。除了每天早上九点雷打不脱要到公司签到外,公司对你的管理就只有每个月和每个季度的业绩管理,这对自己目前的状况来说实在是太合适了。

    并且,在简单幼稚的若霞看来,保险挺好呀,可以为人们解决那么多的后顾之忧,这种真正能帮助到别人的工作是值得去干的。她还感叹,大城市人就是幸运啊,能有这样好的商业模式为自己的健康和财富保驾护航,像荣巴那种小县城,哪有这样的保险公司,你就是想买类似的保险,也根本没地方买。做保险唯一不好的,应该就是太奔波太劳碌,跟坐办公室的工作天壤之别,尤其是雨天冬天,想想都觉得艰苦。可那有什么,自己年纪轻轻,正愁旺盛的精力没地方使,苦点累点不正好吗?

    若霞正念满满的善愿不到三个月即被现实肢解。她惊恐又绝望地发现,奔波劳累的苦对于保险人来说,已经是最轻的了。保险人苦到心里苦到根上的是,整个社会对保险的排斥抵制反感。在百分之九十五以上国人的眼里,保险的意义甚至不及一瓶矿泉水一片口香糖!

    所以,如果想着按商品买卖的常规模式来销售保险完全就是做梦。若霞和熟人谈保险,他们皮笑肉不笑摇头摆手地对若霞说:“如果你还把我当朋友,就别跟我谈保险,拜托了,否则,我俩连朋友都没得做”。若霞向陌生人推销保险,他们个个冷着嘴脸铁齿铜牙,拿出诛杀骗子的尖锐勇猛,回回把若霞责问鞭挞得百口莫辩血压飙升,只差吐血暴毙。

    若霞也才痛心疾首地明白,原来,保险公司那些做得日进斗金步步高升的同事,人家都是靠分量足够坚不可催盘根错节的关系网发家的。真相如此惨烈,孑然一身举目无亲的若霞该怎么办?

    骨子里的争强好盛逼着若霞不言败不放弃,换种思路再搏一回。毕竟战绩昭然的同事中,也有像若霞这种一无关系二无根基的外来移民,人家都能做成,若霞怎么就不能了!

    真相很快水落石出,其实还真不难。前提是,只要若霞可以频繁安排饭局,在KTV里陪乐共笑,喝酒唱歌,当孙子当到深更半夜才飘回家…她也铁定的会迅速蹿为销售精英或签单达人,财源广进牛气冲天。可是若霞做不到,一则要照顾年幼的伟伟;二则若霞是个有原则的人,她绝不允许自己把时间过度浪费在吃喝玩乐的事上。只能说,保险与若霞绝缘。

    刚好伟伟也放暑假了,她必须得留在家里照顾伟伟,若霞干脆利落地辞了职。干了四个多月,若霞仅做成了五单,一单是兰惠,一单是若霞高中时的同学,其它三单是自己一家三口的。按保险公司底薪加提成的工资发放法,若霞四个月的总收入是4400元,差不多是五张保单总金额的三分之一。

    最记得当时在电话里跟顾梓奇说自己去卖保险,并且给一家三口买了保险,要他打款时,顾梓奇讥笑她说:“这家保险公司招到你,真是赚大了,首先就拿自家人开刀,还一买就是三份。”

    激情燃烧着的若霞哪里听得进顾梓奇的弦外之音,哈哈大笑着说:“哪有这么凶险,到期后,这钱我们就可以取出来了,你就权当把钱存到保险公司而不是银行,因为银行根本没有二三十年的零存整取业务,我倒觉得这真是个逼着自己存钱的好法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