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猛虎下山-第2/2页
自古骄兵必败,何况北漠军里还有着一位算无遗策的奇才军师。
此战后后汉朝终于认识到了此次北漠军和以往的不同。而北漠国国主此战结束后,便对大顺城增兵五万,优秀的将领几十余人,全权交给北漠军师。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这几十名将领,经过大顺城守城之战,无一不是对北漠**师佩服不已。
北漠大军达到大顺城后,北漠**师便下令留一万北漠军守城,其余五万余大军进军后汉朝腹地。北漠军本就勇猛,何况此战后汉军还失去了最重要的关隘。
随着北漠军向后汉朝的腹地的进发,大战也拉开了帷幕。虽然后汉军及时组织大军备战,但终是仓皇应对。此时的北漠军犹如下山的猛虎一样扑向了后汉朝。
第一战,攻青阳城,城内守军一万有余,两日城破,城主战死。北漠军士卒伤亡五千余人。
第二战,攻安平城,城内守军一万两千余人,三日城破,城主战死。北漠军伤亡七千两百余人。
第三战,攻黄州城,城内守军二万余人,却是一日城破,原因是城主投降。
此时的北漠主力士卒剩四万余人,后续增援的士卒还要几十日才能到达。而四万军想要攻下有两万守军的城池,无疑是难上加难,甚至这两万大军如果指挥得当,与北漠军正面交战,这不足四万得北漠军也未必能胜。
但这两万士卒却是一兵未动,一箭未发,便被这黄州城让给了北漠军,可见黄州城城主之懦弱。
而他开城投降却有两个条件,第一是让他继续做这黄州城城主,第二便是认此战北漠军军师为叔父。其实按他本人初始的意思是认北漠军军师为义父的,但是被北漠军军师拒绝了。
北漠军军师回复他说:“自古未曾听有“子长与父者”。意思是古往今来没有听说过,儿子比父亲年龄大的。此时的北漠军军师年龄三十上下,而黄州城的城主却已五十有余。
黄州城城主只得退而求其次,认了个干叔父。说是:“自古“甥长舅,侄大于叔者”,数不胜数,皆以辈份论之,军师辈份略长,与吾父同之”。意思是,“自古外甥比舅舅年龄大的,侄儿比叔叔年龄大的数不胜数,都是按辈分来的,军师的辈份比我高,和我父亲一样”。古往今来少见此等厚颜无耻的人。
更令人愤恨的是那些阻拦投城的将领,也被他以聚帐商议守城军事为由,聚在一起全部谋杀。
此战结束后,黄州城内童谣唱道:“黄州城主最逍遥,士卒强,马儿壮,当做礼物送爹娘。城墙高,粮草儿丰,换了个侄儿好名声”。
第四战,攻岳阳城,城内守军七千,却也让北漠军苦战五日方才破城。而此战北漠军伤亡近三万余人,此战也是北漠此次出兵以来死伤最大的一次,甚至差点攻城失败。
原因是岳阳城,城主岳山青,曾经是江湖上排名前二十的高手,后受后汉朝皇恩,领命做了岳阳城城主,本也是个闲差。
此人来到岳阳城后广交江湖上奇人异士,而此次岳阳城有难,此次参战江湖上的奇人异士便有几十人之多,虽然不一定各个是江湖上的高手,但却是胜在一个“奇”字。
这几十个江湖上的奇人,有些会制作各种守城器具,有者会易容换面,甚至有人会制作剧毒之物,更有甚者略懂些什么奇门八卦之类的。
这些人以往在江湖上本是些不入流的术士之辈,参加什么江湖聚会时,也都是被些江湖上真正的高手所瞧不起。但自从岳山青做了岳阳城城主后,便对这些人礼仪有加,所以此次岳阳城有难,这些江湖上鲜少露面得奇人异士便提前来到了岳阳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