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秀才



  几日后

  青萝正在新租的院子里晾衣裳,便见宋子烨和宋青山一前一后的回来了。今日县试揭榜,他们方才是去看榜的。

  “怎么样,爹爹取中第几名?”

  宋子烨拂了拂衣袖,清俊的脸上显出几分轻松和闲适,嘴里却故作遗憾道:“怕是要叫阿萝失望了,爹爹只取中第二名。”

  青萝不理会他的促狭,知道他对这个成绩是满意的。县试能得第二名,府试就基本算稳了。

  往年宁熙府府试取中秀才者一般在五十人上下,嘉定县的治学水平在其下辖的二十九个县里算是中上。没有意外的话,县试前三名通过府试的概率是很大的。

  “第二名又如何,我可一点儿不嫌弃。”

  青萝晾好衣裳,招呼他们进屋,几个人在太阳底下杵着热得慌。

  “先喝口水吧。”

  青萝拿起桌上的茶壶,每人添了一杯水,随口问:“爹爹,你那学堂的同窗们可都取中了?”

  宋子烨摇摇头道:“有两人虽是在榜上,名次却不高,要过府试想是有些不易。”这回他们学堂一共来了四人,属他名次最佳,还有一人则落榜。不过这三位同窗年纪都不大,此次是第一回参加县试,便权当练手了,日后还可再考。

  他则不同,再过几年就要而立,且儿女逐渐长大,苦读多年这一回必要背水一战、全力以赴,给家人挣个脸面的。

  青萝点点头,转而问起:“那爹爹接下来可是要留在县城,还是回镇上去?”

  “自是留在这儿。你铺子都租好了,难道还不许爹爹住吗?”宋子烨佯装生气反问道。

  “当然不会,这院子本就是给咱们家安排的。不过最近铺子的一些地方要修整修整,怕会有些吵闹,不影响您温书吗?”

  宋青山也担心,“是啊,三叔,不如您还是回镇上学堂,有老夫子在你也好请教学问。”

  听得此言,宋子烨想起有一事尚未和他们说。

  “不必担忧,正是夫子劝我留在县城的。有位举人相公名叫苏淮,在城西开了一间私塾,我有意过几日上门拜访这位苏举人,向他求教学问。”

  宋青山不免欣喜,“若是能得到举人老爷的指点,三叔此次府试一定没问题了。”毕竟那可是举人啊,已经符合朝廷授官的标准了。虽说大多官职不高,但民和官之间的差别何止天堑。就不知那位苏举人为何没有出仕,而只在小小县城里做起了私塾夫子。

  “世上本没有什么必然之事,惟尽其全力罢了。”宋子烨淡然摇摇头道,他并不觉得有了苏淮指点就一定能通过府试,不过给自己加几分筹码总是没错的。

  “那位苏举人会愿意教爹爹吗?”青萝好奇。

  “夫子和他曾有几分交情,已写了一封信予我,到时交给苏相公,想必他会给夫子一个面子的。”宋子烨自己也非常想要结识一下苏淮,如此年纪轻轻便考中举人,却未曾继续准备科考,反倒在嘉定县开起私塾,定是很有个性的人。

  “那就好,爹爹专心准备府试,我和大哥专心开铺子,过段时间就可以把娘、弟弟和嫂子接过来了。”青萝兴奋道。她并不想一直在落山村打转,有机会还是想到更繁华的地方去看看。

  瞧!现在他们家不就把生意做到县城来了嘛,以后也还有更广阔的天地等她去开拓呢。

  她高兴地拿起茶盏猛灌了一口茶,祝贺即将在县城展开的新生活的自己。

  ……

  两个月后

  县城百姓纷纷听说,最近嘉定县新开的一家名叫“奇思阁”的茶馆,吸引了许多夫人娘子们前去消遣。

  此时双平街街口就围着许多看热闹的闲人,他们窃窃私语,聊的话题皆离不开眼前这间新开的茶楼——奇思阁。

  “这茶楼几时开的啊?”有人问。

  “就十几日前,店主好像还是位女子。”

  “女子?女子也能当掌柜,她夫家如何能同意?”另一人不满质疑。

  有知道更多消息的接着道:“不止如此呢!据说这茶楼只许女人进,不许男人进,店内小二皆为女子。”

  “前几日有位少爷带着小厮想进去喝茶,都被拦住了不让进。”

  这话一出便引起了在场男人的怒气,纷纷指责:“天底下哪有这样的事!竟还有女子去得,男子去不得的地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