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今夕是何年



先有盘古后有天,鸿钧还在盘古前。

 斩破混沌开天地,造化洪荒定坤乾。

 龙汉初劫魔神隐,巫妖战罢有人烟。

 封神过后洪荒尽,三界新启尊昊天。

 ……

 长安城,大兴宫。

 “都是一帮子废物,关键时刻一点用处都没有,来人啊,把他们统统给朕拉出去……”

 “二哥不可——”

 按当下的纪年法,现在应该是贞观十年,李世民登基的第十个年头,三十七岁的年龄,正是男人辉煌起步的好时候。

 李世民的皇位,是发动了“玄武门政变”而抢夺过来的,登基十年了,依然会遭到不少人的诟病。

 而潜藏在民间那些隐太子的拥趸,被有心人利用,时不时还发动了一些小规模的骚乱。

 李世民却是一位雄才大略之人,一心想把大唐打造成宇内最强的国度,登基以来,带领着一帮文臣武将,兢兢业业、如履薄冰。

 当皇帝这十年来,很少见到他会有如此暴跳如雷的时候,更何况还是在这庄严肃穆的大兴宫内?

 地上一拉溜跪着七八名太医,一个个噤若寒蝉,冷汗从额头上滚落下来,却没有一人敢擦拭的。

 别看李世民是位皇帝,而且还不是开国之君,却也不是从小长在深宫妇人之手的废材。

 十几岁就上了战场,十八般兵刃样样精通,抛开他皇帝的身份,单单讲带兵打仗而言,在整个大唐朝如今的所有将帅里,恐怕都能排进前三位。

 天子一怒,那还得了?

 不仅仅是身份地位的碾压,李世民多年征战沙场养成的一身杀气,就不是这帮御医能承受得了的。

 “观音婢,你怎么来了?你的气疾还没好,就该在‘立政殿’里好生歇着,有什么事情叫人唤我过去就是了。”

 能够在这大兴宫内叫声“二哥”的,只有当今的皇后娘娘长孙无垢了。

 这位不是汉家女,出身鲜卑一族,父亲是前隋的右骁卫将军长孙晟,亲哥哥是如今大唐朝的尚书右仆射、赵国公长孙无忌。

 长孙无垢和李世民幼时就相识了,如今已经为李世民生下了三子四女,最小的新城公主才几个月大,还不会说话呢。

 而长子李承乾,却已经被立为大唐太子多年了。

 “二哥,我知道你在为雉奴的事情生气,可是你也不能怪这些太医啊?我已经命人去请孙道长了,等他来了雉奴自然也就有救了。”

 长孙无垢一边说着,一边摆了摆手,示意跪在地下的这些太医们速速离去,可是他们却眼巴巴地望着李世民,没一个敢离开的。

 “哼,既然皇后娘娘让你们离开了,还都跪在这里做什么?还不快滚——”

 即便有长孙无垢求情,也难以消弭李世民心中的怒火。

 原来今日午时,李世民正在批阅奏章,大内太监总管张阿难就风风火火地跑了进来,告知李世民,他最小的嫡子,年方七岁的李治出事了。

 不知何故,一向胆小怕事,甚至都很少离开“丽政殿”的李治,居然自己跑到武库里去了。

 听随从的小太监讲,是晋王殿下自己要进去的,说是要找什么东西,甚至都不让人陪同一起进去。

 最终,等候在武库门外的小太监就听到了一声惨叫,再进去看时,李治已经倒在了血泊之中。

 旁边倒着一柄生锈的大铁枪,枪头上还挂着鲜血,而李治的整个右脑也被鲜血给染红了。

 李世民听完后勃然大怒,急匆匆离开“大兴宫”,等他赶到的时候,李治已经被人抬离了武库,就躺在他“丽政殿”的床上,身边还围着几名太医。

 止了血,包扎了伤口,甚至连药也灌了下去。

 几名太医都信誓旦旦地说,晋王殿下最多半个时辰就能够醒来。

 可是,一个时辰过去了,两个时辰过去了……

 喝完药都过去三个时辰了,李治也没有半点儿苏醒过来的迹象。

 今日的奏折实在过于紧要,必须当日批阅出来,李世民只好中途才离开的。

 不过,每隔半个时辰,他就会让张阿难跑一趟“丽政殿”。

 直到掌灯时分,依然没有等到李治苏醒的消息,才发生了大兴宫里的一幕。

 此时,李世民、长孙无垢和大内太监总管张阿难,一起来到了“丽政殿”,晋王殿下李治,依然直挺挺地躺在那里。

 别看方才长孙无垢为太医们求情时,说的那样深明大义,再次见到小儿子这副模样,长孙无垢的眼泪又不争气地流了下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