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旧时



    五十、旧时

    开元元年,皇帝段懿德以不惑之年登上帝位。他是周朝建朝以来最高龄登上帝位的皇帝,也是唯一一位兄终弟及的形式坐上帝位的。史官记述,先帝一生,软弱可欺,子嗣艰难,皇权旁落,世家独大。因而段懿德接过皇位后,内忧外患,一片艰难。

    因初登宝座,皇帝整治朝堂内外。世家大臣派系林立,各自为营,反抗整治的不在少数。朝堂内外一片混乱。

    不久,祸事波及了异姓王府。吴王趁机搬去封地,远离纷争。中山王趁机表明心迹,誓死跟随陛下,成为了肃清朝野的主力军。永王虽然暗里表明衷心,但是永王并不想参与纷争,只想明哲保身安然度过,反倒遭到无端牵连。

    永王府。

    永王正在吩咐小厮侍女打包行李,便看见自己的儿子从外走进。

    永王世子陆尧年年仅十七,已经身长八尺,一表人才。这会儿正阔步流星,急匆匆地走进府中。

    “父王这是干什么呢?”

    永王看着刚过完十六生辰的唯一子嗣,便是皇权交换时也不曾舍得将他送走。如今少年相识的人做了皇帝登基了,自己反倒要把儿子送走避难,内心颇为复杂。

    “我儿已长大,为父特意去求了圣上,给你谋了个县官做做,此番便是送你去江南锻炼锻炼。”

    京中形势复杂,陆尧年敏锐地察觉到最近永王府的不太平。自己这时被送走定然与此相关。

    “父王可是把我安排好,再自己独自面对什么险境?儿不走,快让他们停下。”

    永王却是按住了烦躁的独子,耐心规劝:“年儿,你必须走。若有一日京中混乱,你要有拨乱反正的能力。”

    “我在京中不是能更快的做出行动吗?”

    “不能!”面对陆尧年的疑惑,永王将手搭在他的肩膀上说“你从小便在京中浮华中长大,他们的所作所为,你可能习以为常、不以为然。你要去民间去,去南方,去你不曾见过的世界去。只有历练过,你才会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

    哪怕导火索是为了保陆尧年的平安,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永王所说。他并不希望自己唯一的子嗣成为毫不体察民情的世家废物。陆家陪高祖打下这江山,做了多年异姓王,便是要终结也不该在尔虞我诈、在朝堂纷争中终结。

    自母妃走后,永王便是慈母严父都做了。他既希望陆尧年成才,又心疼爱护他免于苦难。这一夜,陆尧年感知到,这是一场男人之间的谈话。在父亲这里,自己再不能是不谙世事的少年,而是一个将长成参天大树的男人。

    翌日清晨,陆尧年独自带着行李登上了船。永王在远处默默看着,却没有上前。若是离得近了,他怕自己舍不得。

    永王派了五名暗卫跟着陆尧年,在苏州默默保护他。暗卫不到危急时刻不得出现,免得陆尧年形成依赖,影响他的成长。这一遭,陆尧年隐去了大部分信息,看似放逐低调退出战场,实则是永王对皇帝和世家的示弱,以图韬光养晦。

    陆尧年到达苏州时,苏州知府只当是上京外派下来锻炼的大人。谁知道见到的竟然是一名十六七岁的少年。

    “你便是上京来任知县的大人?”时任苏州知府的刘易知到没有表现出轻视少年的意思,为官多年,他早已人情练达。

    陆尧年早知道这位知府和上京有位大人的名字相像,就是不知道他们本人都知不知道。但是为官,最切忌的便是张冠李戴。他打起了精神,避免自己刚来就树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