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三、偶遇



    冬日的清晨,轻轻一呼便是如白云般的冷气。

    杭州原知府贪腐案由永王坐镇,右少卿主办,专人接手。徐晏清从此案脱身,回归了正常的案卷工作。

    这日正在整理卷宗,外面突然一群脚步声。徐晏清从半开的窗户望出去,是永王、右少卿和纪岁和一行走过。

    纪岁和在此次杭州之行的作用只能暗里说不能公开言,虽然满朝皆知纪岁和是永王的儿时玩伴,纪少臣却从未亲近过永王。

    换句话说,在众臣眼里,纪岁和是永王一派的,他爹纪少臣却不是,甚至算得上中立的纯臣。

    那么纪岁和的许多行为便可说是个人的,而非是纪家的。纪岁和如今不过是从五品礼部员外郎,他爹却是三品大臣户部尚书,真正有实权有能力的还是纪少臣。纪岁和能担一句“小纪大人”也是托了他爹的面子。

    此次不仅很多人不知道纪岁和出了上京去了杭州,知道的也不过是卞旭云、苏子谦几个人,更以为他只是为永王打掩护而已,不知道他背后还做了收集证据、传信等核心工作。

    后续的审问和对其他涉及官员的调查,陆尧年也没有让纪岁和参与。在上京人多眼杂,他并不想纪岁和在明面上被牢牢打上永王的标签。今日一同来大理寺,是因为纪岁和要传达皇帝旨意,而永王忙的不歇脚,他只能一路跟着到了大理寺。

    几人刚到大厅坐下,陆尧年便对着右少卿说:“王少卿,唤徐礼郎泡壶茶来,她一般最为清闲。”

    虽说整理案卷比办案子少风吹雨打些,倒也没有清闲一说吧。大理寺就是最忙的机构,没有之一。

    疑惑但是“听话”的王甫安排下去,徐晏清接到通知时份外无语,还把自己当小厮使呢?

    她愤愤地去小厨房烧水,又拿出次等的六安瓜片来,匆匆泡了茶便端去大厅。还未临近,便听到了纪岁和的声音。

    “殿下,陛下命礼部开始收集秀女的画像,说是让您来年必然要把王妃娶进府中。”

    陆尧年有些恼了:“这事你在大理寺说什么?”

    纪岁和也不怕他,只是解释道:“我今天跟您一路,您都让我闭口不言,我再不说还要何时说,我还得给陛下复命!”

    这真不是个好消息。从前回京不成婚,一是父王走了他要守孝,二是正是夺权站稳脚跟的时候,他也没心思管这些。

    如今三年孝期已过,陆尧年已经二十二岁,民间这般男子都不知道有几个孩子,也是时候考虑终生大事了。

    只是从前的不想,是顾不得想,如今还是不想,却是不愿想。

    心烦意燥的,陆尧年也没反应,纪岁和再催了一下,陆尧年才回复道:“我倒没这个心思,只是皇上说不得多心,你便慢些准备,最好秀女便准备个一两年,把时间拖上一拖。”

    王甫在一旁,该听的听了,不该听的也听了。只是世家之间都是祖祖辈辈的渊源,他倒也能插上几句:“殿下也该成家了,找个王妃照料你,绵延子嗣,也能告慰老王爷的在天之灵!”

    陆尧年何尝不知,只是心间的烦躁来的莫名其妙,他也解释不了:“我心里清楚,只是如今,如今总觉得还不是时候。”

    王甫笑了笑:“缘分到了时候自然会来,不想便不想。如今的永王殿下,难道还不能随心所欲娶个自己真心喜欢的姑娘?”

    这话似是拨开云雾,陆尧年也笑了出来:“正是,我要娶个我自己想要的王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