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二、收集(3)
这是一封密件,由大理寺卿亲自下达,说的是要遍查户部开元二年的所有账目。
“为什么是开元二年?”
张易知摸了摸自己刚修剪的长髯:“不需多问,只知道要查便是了。”
徐晏清看着这封说是密件,实际却要明着行事的任务,皱起眉头:“我要如何进入户部查案呢?”
张易知解释道:“并非由你一人去做,还有刘广玉,你二人搭过班,更为默契。密件是因为另有目的,你们需要做的是假借查账去做其他事由。”
交代完后,徐晏清回到档案室,静坐思考。“密件”就瘫在桌子上。
开元二年,正是纪少臣刚做户部尚书之时,在此之前,坐在这个位置上的是···和钰。
行走了十天,陆尧年等人才到达蜀地。甫一到蜀地,四川行省知州马瑞便扫榻相迎。尽管知州是正四品地方大员,比大理寺卿的正三品要低上一级,但是因为地方远离皇权,地方的老大反而要比上京的二品权力更大。
不过陆尧年是王爷,顾元朗是大理寺卿,又是钦差大臣,回去之后说不准要升任内阁。自然对他们不能放松对待。
“永王、顾大人,一行辛苦了,快些喝点茶水歇歇脚。”
马瑞在上京的名声不错,一向是以耿直但正直的好官出名。这次看来,也是真诚地欢迎两人。只是不知道,这份真诚到底有几分是真。
每次的出巡也并非非要让多大的官员下马方能停止,只要不是朝廷的蛀虫,便是有些不为外人知道的行为也可放过。毕竟水至清则无鱼,朝堂之上,还需要制衡。
“马知州不必劳神,直接带我们去巡查署便好。”顾元朗与他职位相当,做交涉的自然是他。
一行人回了四川行省提前准备好的巡查署,稍作休息便开始巡查开元年间四川行省的账目和工程。大理寺的右少卿王甫主要负责的是四川自行查处的贪污案件的审理,独立在另一间小房。此回出巡抽查了各部的精干,都很快进入了巡查角色,各司其职。
马瑞带着手下帮永王一行收拾了行李,就自行退出了巡查署。按规矩来说,被巡察地是不能与巡查署人员接触密集,不然会被怀疑巡查的结果。
永王等人负责的是明面上的巡查,还有一队人马负责暗中巡查,马瑞等人都知道巡查向来是两支队伍,但是并不能或许另一支的信息,也就无从下手。
陆尧年近些时日找到了写信的乐趣,经常会写些东西,这几天更是一天能写上两封。徐晏清觉得这人怕是闲的过分,却又不忍心不回信,倒是给自己平白造成不少负担。
这日下值,回到李家巷较晚,自家的房屋却黑漆漆的,不像往日亮着灯的模样。
徐晏清心头顿觉不妙,看着路上有跟竹竿,便顺手捡了慢慢的开门进去。扫视一圈,没有人。
扔了竹竿,徐晏清点了灯油,屋内没有贼人,但是霜雪也不见了。桌子上还有个箩筐,里面装了些针线,和一件还未做完的外袍。
举着灯细细查看,徐晏清看到院子里的地面上好像有些混乱的足迹,仿佛是挣扎时踩出的痕迹。难不成,霜雪是被抓走的?
能想到的只有纪少臣。但是徐晏清从没有和他正面对峙过,此时暴露必然得不偿失。但是,霜雪···
徐晏清直奔纪府,在夜色中敲响了纪府大门。
“在下大理寺徐晏清,烦请通传纪岁和大人,有事相告。”
怕是公事,又是这么晚前来,小厮不敢耽搁,连忙跑进去通传。不一会,就看见纪岁和出了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