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后-第2/2页
如今一些小说,以《隋唐演义》为代表,其中就有萧后风流韵事,如果说《三国演义》是半真半假,那么《隋唐演义》最多九假一真了。
例如:马文举取自绢一匹巾上。炀帝大哭道:“昔凤仪院李庆儿,梦朕白龙绕项,今其验矣!”贼臣等遂叫武士一齐动手,将炀帝拥了进去,用白绢缢死,时年二十九岁。
杨广:寡人怎么突然年轻了二十来岁?
再说秦王回到长安,朝见唐主。唐主说三处兵锋利害。秦王道:“利害何足为惧?但刘武周与萧铣居于西北,王世充居于中央。臣竟欲差人致书,先结好世充,使不致瞻前顾后,然后进兵专攻刘、萧二处,无有不克之理。未知父皇以为是否?”
刘武周:我占据马邑,还要打太原,明明是你李唐的正北!
萧铣:我一个割据荆湘的梁国君主,怎么跑到大西北了?
魏王名泰,太子之弟,乃韦妃所生。多才能,有宠于帝,见皇后已崩,潜有夺位之意。
李泰:我娘不是长孙皇后吗?
再说隋宫萧后,与沙夫人、薛冶儿、韩俊娥、雅娘住在突厥处……义成公主见丈夫死了,抑郁抱疴,年余亦死……那突厥死后无嗣,赵王便袭了可汗之位,号为正统。
颉利可汗:我是谁?我在哪儿?
突厥贵族:汉人的落魄皇子,成了草原的可汗,文人无耻啊!
明清时期,戏剧话本传奇小说,大都是最底层的文人创作,在那信息闭塞的几百年中,落第秀才没有史书可查,只能根据有限的知识见闻来编造;如今信息发达,二十四史在线阅读,哪怕是搜索一下百科,也有很大几率得知历史上的萧皇后事迹。
退一步讲,就算不知道也不想知道历史上的萧皇后,也要明白文学戏剧作品中人物形象,和历史上的人物形象,是有很大区别的。
647年,回长安安稳生活了18年后,81岁的萧皇后走完了她传奇而又坎坷的一生。在漫长的人生中,她阅历了许多事,也为历史做了不小的贡献,是一位值得人尊敬的皇后。《资治通鉴》记载,唐太宗下诏“复其位号,谥曰愍,使三品护葬,备卤簿仪卫,送至江都与炀帝合葬”。
不禁想起了东汉末年的曹操,他不惜花重金从匈奴手中要回蔡文姬,主要目的也许不在乎蔡父珍贵的手稿,而在于抚慰人心。李世民千方百计寻回萧后是为了给后人一个交代,为了给自己的统治增加政治筹码。萧皇后是隋朝遗老遗少的心灵寄托,对前朝皇后尚加款待,实际上就已经暖化了许多前朝老臣的心,既然前朝皇后都能得到这种优待,他们这群替前朝皇帝打工的人肯定也能得以善终。由此可见,李世民的目的恐怕也不是那块玉玺了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