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变



    大业十四年(618)三月十一日,杨广在江都被杀,享年五十岁。杀死他的正是他最为信任的也是帝国战斗力最为强悍的骁果军,史称“江都兵变”。

    大业十四年(618年)三月十日,是隋朝历史上最为重要的日子之一。这天天象异常,白天刮起大风,天色阴暗,白昼如同黄昏。当天晚上,元礼、裴虔通在皇宫殿阁值班,负责殿内安全,唐奉义负责城门安全,这几个人都是造反团伙成员。三更时分,司马德勘在东城集结士兵数万人,燃起火把,跟城外部队互相呼应。

    杨广在宫中看到了火光,而且听到了外面的喧哗,问发生什么事,裴乾通说:“草料库失火,士兵正会同城外的人扑救。”当时宫内跟外界隔绝,杨广就相信了。

    城内已是一团乱,四处都有士兵行动。燕王杨倓(杨广的孙子)发觉情势不对,假称生病,深夜要求进宫,被裴虔通等人逮捕囚禁。

    三月十一日凌晨,司马德勘把军队交给裴虔通,替换掉了宫城各门卫士。裴虔通率兵进入成象殿,杀掉非造反团成员独孤盛将军,下令关闭所有城门,只开东门,驱逐殿内所有禁卫军军士。军士们发现情形不对,纷纷扔下武器逃走。

    宫内已都换成了自己人,司马德勘即率军从玄武门进入宫城。杨广听到政变的消息,换了衣服逃到西阁。裴虔通跟元礼骑马闯进永,问:“陛下在哪里?”有宫女出来指了指西阁,校尉令狐行拔刀直进,冲到门外,杨广隔着窗子问:“你是不是要杀我?”令狐行说:“不敢,只是打算请您西返。

    杨广走下阁楼,看到了裴虔通——这是他当晋王时候的老亲信,没想到如今成了敌人。杨广很是讶异,问:“你难道不是我的故人吗?有什么怨恨,竟然要谋反?”裴虔通说:“臣不敢反,只是将士们想回家乡,请您回京而已。”

    天亮之后,造反团派骑兵去接宇文化及,宇文化及不知事情发展得怎样,害怕得抖成一团,说不出话。有人来晋见,他也只是低着头,不断说“罪过”。等被接到宫城,司马德勘把宇文化及引到金銮殿,尊称他为“丞相”。

    隋帝静静的虎视众人,当他看到了司马德戡时厉声道:“司马德戡,你是要谋反吗?!”

    司马德戡战战兢兢的说道:“臣不敢谋反,但是将士们想回家,臣不过是想奉陛下回京城罢了。”

    隋帝说道:“此事还有谁参与了,一并叫来吧!”

    此时通议大夫裴虔通执刀牵马而来,高声说道:“陛下,百官正在朝堂等候陛下,陛下一去便知。”

    隋帝鄙夷的看了一眼裴虔通牵过的马,只见这马配的马具有些旧了,于是说道:“天子有威仪!你这马鞍笼头破旧,去换新的来!”裴虔通找人换了一副新鞍新缰绳,杨广才不得不跨上马。

    裴虔通一手拉缰,一手提刀,将杨广带出宫门。政变的军士们大声号叫,声震大地。宇文化及看了恐惧,说:“把这东西弄出来干什么?还不带回去下手?”政变军再把杨广拉回寝殿,准备杀掉。

    人之将死,杨广叹息:“我有什么罪?你们这样待我。”军士马文举说:“陛下背弃宗庙,不停地巡游,对外不断发动战争,对内荒淫奢侈,让全国的青年死在刀下,妇人孩子的尸体填满沟谷,人民失业,盗贼遍地。宠信小人,粉饰太平,还不听规劝。还好意思说没罪?!”杨广说:“对人民,我是辜负了。可对你们都不错,你们荣华富贵,应有尽有,而且都到了顶点,为什么还这样做?今天的事,谁是首领?”司马德勘说:“普天之下全都怨恨,岂止一个人?”

    杨广这句话问得有道理:这些人都是这个政权的既得利益者,世受朝恩,得到的好处无人能及,怎么也会颠覆政权呢?他所不能明白的是,既得利益者也有受不了暴政的一天——既得利益要有稳定的社会才能得以享用,天下都被搞乱了,再大的利益还能爽几天呢?谁不为未来操心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