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求职难
宁县的东北生活区,是宁县乃至整个明州最有人间烟火气的地方。平民百姓安居乐业的平凡生活,在这里处处上演。
明州共有近三十万的常住人口,而其中超过十五的人口居住于宁县,仅东北生活区,就有超过1.5万户,大约七万的常住人口。
大量的人口聚集,除了造就了此处的繁华和喧嚣,自然也就意味着劳动力的充足。
昨天老乞丐带着齐云粗略逛过宁县时,齐云有留意到,在东北生活区的一座桥旁,聚集着不少招工之人,以及寻求工作的青壮年。
初来乍到,毫无头绪的齐云便打算去此处,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工作。
……
宁县,月亮桥。
宁县境内有一条贯穿东部的河流,发源于和奉县接壤处的小山,因河流形似月牙状,便被当地人成为月牙河。
月亮桥,便是其中一座横跨月牙河的石桥。
当齐云来到这里时,已是一幅熙熙攘攘的景象。
月牙河两岸,身着素裳的老妪和农家妇女们,正在河中浣洗着衣裳。
两岸的街旁,是排成长龙的商贩。有推车而行的包子摊;有光着膀子甩着屠刀的屠夫;有……
而月亮桥畔,人山人海,摩肩接踵,正是齐云今天的目的地。
“城西张财主家旧屋翻新!招工三位!有经验者优先!”
“城南修路!招工十名!宁县县衙指派的任务!绝不拖欠工资!”
“招医馆打杂小弟!”
“双马茶坊招学徒两名!”
“城西王主簿招家丁两名!”
“城西潘夫人为爱女招私人教师一名!年轻英俊者优先!”
……
各式各样的招工信息,听得齐云眼花缭乱,其中倒也有不少初听心动不已的岗位,但细问后却又不得不放弃。
比如那招医馆打杂小弟的差事,齐云颇为意动。
前世齐云家以诗书传家,他前两日送给梨儿的书画,亦是从小跟着爷爷学来的。
他的爷爷是当地知名的老中医,因此他从小接触过不少的医书。虽然他大学时学的并非中医药专业,也还没接过爷爷的传承便意外穿越,但是凭借着从小的所闻所见,他有自信胜任医馆打杂的任务。
甚至,说不定这医馆中的医师,水平还不如他。
可惜细问以后,这医馆打杂的工作,前三个月竟没有一分工资。
据那招工之人所说:“医馆的工作关乎百姓性命,不得马虎。就算是打杂,也得先学习三月,既是学习,又何来工钱呢?”
对于这种话糙理也糙的剥削话术,齐云自然是嗤之以鼻的。但招工的主动权在别人手上,他也就不好多说什么。
就现在手头这么点银两,等到三个月后,别说黄花菜凉了,连自己的尸体都已经凉了。
这份工作,自然是要不得的。
而“旧房翻新”、“招家丁”、“招修路工人”之类的工作,齐云还是对自己有自知之明的。
自己既没有专业技术,如果真让自己去当个建筑工人。那建出来的危房危路万一哪天塌了闹出来条人命,说不定他就被县衙拉去砍头了。为了几两银子把他大好年华的生命搭出去,齐云这么想都觉得不值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