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咩咩咩-第2/3页
李正坤心头直乐:管你打谁的脸,只要替我引见皇帝们就好。
离开瀑布,翻过一个山头,来到一片茂密的树林。
正行走间,忽闻一阵悦耳的鸟鸣,一只羽毛鲜亮,异常美丽的小鸟在枝头跳动,赵匡胤大喜,忙从吊在腰带上的黄色布袋中摸出一粒浑圆的石子,拉开弹弓,对着小鸟射了出去,同时得意地道:
“此弹必中。”
林中忽窜出一股迅疾的黑风,拥着鸟儿风一般地远去,奔得没有踪影,赵匡胤射出的石子,“嘣”地一声打在树杆上,颓然跌落树下草从之中。
赵匡胤脸上一阵发烧,才在这小鬼儿面前吹牛:必中,结果就被打了脸,忙转头偷觑李正坤,却发现他不在,正疑惑,就见李正坤从一棵大树后转出来,手里举着一块小石子。
“陛下,我给你寻着一颗石子。”
赵匡胤心头一松:“你没看见刚才的小鸟?”
“看见了,在陛下拉弓射击时,我怕你弹丸不够,给陛下寻找石子去了。怎么样,小鸟射下来没有?”
“上天有好生之德,这么好看的小鸟,朕怎忍心射之,不过弹树干吓唬它一下。”
“陛下真是仁德之君!”
李正坤忍住笑,赞叹了一句。
“那是。”赵匡胤在一块岩石上坐下来,把握着手里的弹弓,“朕建国之后,不忍杀戮功臣,杯酒释兵权,让跟着朕打江山的将领们回乡坐拥富贵,既全君臣之义,又保全了国家的柱石之臣。朕这种做法,比你在铁木真大帐中见过的那个明太祖朱元璋强太多,他为了让孙子接班,大杀功臣战将,结果弄得一帮文人当国,面对着朱棣造反,无能为力。”
李正坤站在旁边,因为赵匡胤没让他坐。
李正坤道:“陛下深谋远虑,在下佩服,想当年那些跟着陛下谋求富贵的将领,也何其幸运。”
“其实,何谈幸运。乱世之中,谁不想挣脱命运的束缚,不得已才起兵造反。要是天下太平,大家都能过好日子,或者退一步讲,大家都能过得下去,谁愿意拼着身家性命去造反夺取天下。在争夺之中殒身亡命的不说,即便象朕一样当上皇帝,日子也并不比平民百姓好过多少,操劳国事,殚精竭虑,连睡觉都得睁着一只眼,否则国破家亡,快者二世而亡,象隋朝一样,慢者也不过一二百年,谁能千秋万代,国祚长久。”
“谁这么大胆,敢在背后乱嚼朕的舌根,说此大逆不道之言!”
一声断喝从背后林子里传出,将李正坤吓一大跳,急回头观看,树林子里静悄悄的,什么鬼也没有。
赵匡胤笑道:“老哥,算我失言,你们出来吧,别在林子里埋伏啦,当心朕的弹弓不认识老哥哈。”
从不远处的大树上陡然跳出两个鬼,却都是穿着龙袍,戴着王冠,只是为了便于隐身树上,龙袍下摆撩起,扎在腰带之中,袖口也紧扎着,各自手握一把宝剑,显得干脆利落。
李正坤有些奇怪,二鬼死龄都在六十来岁,却喜欢藏在树上,也不知为什么。
赵匡胤对李正坤作了介绍,原来这二鬼一个是隋文帝杨坚,一个是唐高祖李渊。
李正坤更觉奇怪,唐朝灭掉隋朝,李渊夺了杨坚的江山,按常理,这二鬼遇在一起,应是打不完的死人架,就象忽必烈看不惯朱元璋,朱元璋瞧不上福临,而赵匡胤提起蒙元便气不打一处来一样,怎这两个鬼却跟好朋友似的,不但不打架,还一起藏在树上埋伏,也不知搞的什么鬼。呵呵。
李渊的母亲是杨坚的皇后独孤伽罗的二姐独孤曼陀,二鬼乃亲戚关系,李渊叫杨坚为姨父。嘿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