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猎仓
朱元璋大手一挥:“勿需一一列举,就说最后一位帝王,朕的子孙朱由检,即祟祯皇帝,至少还厉精图治,希图振兴大明,虽然最后仍然失败,但实乃积弊过深,回天乏力,情有可原。而且,朱由检在国破之时,杀掉家人,自吊煤山,至死不向贼军投降,保住了皇家颜面,也现示出我们朱家人的气节!可你的后代呢?清末居然后宫干政几十年,弄得群臣怨声载道,民不聊生,国而不国,受尽洋人欺负,最后竟然不放一枪一弹,将江山拱手让人。两相对比,孰高孰低,还用再说!”
福临又涨红了脸:“你我两朝都是亡于后世不肖子孙,五十步笑百步而已,你凭什么看不起朕的大清?”
李正坤忙道:“明太祖陛下,我纠正一下你的看法。大清不是灭亡,而是逊位,大清朝廷自度无法应对当时的内忧外患,跟新起势力通过谈判,合法让度国家治理权,是符合民心和历史潮流的,这在人间已是公论。”
朱元璋道:“朕知道,朕只是看不惯大清的子孙后代孱弱如斯。你对大清有何看法?”
似乎他比福临还着急。呵呵。
福临更是略显紧张地盯着李正坤,眼里也射出警告意味浓厚的光芒,意思你小子胆敢胡言乱语,当心朕治你妄议朝政之罪。呵呵。
李正坤道:“大清自清世祖陛下带兵入关,一统中原,开疆拓土,匡定国土,奠定了现如今人世间中原的版土。且大清以少数民族政权入主中原,在向中原文化学习的同时,还带领、融合了其它少数民族,共同参与国家治理,为当今各民族融洽合睦,形成共同的国家历史观至关重要。仅凭这一点,就是大清不可否认的历史贡献。当然,我对上述四个朝代的评价,都不是我的观点,我在人间上大学时,学的历史学,这些都是人世间的历史学家,他们总结提炼出的、得到社会公允的历史观点,我不过转述给各位开国皇帝而已。你们所在的朝代,也都有很多恶劣之处、不足之处、遗祸后世之处,但对四位开国之君,我不便将其列出,以免影响四位的心情。通过朝代的更迭,也表明历史规律是无情的,任何人都不可阻挡。人世间,没有谁能征服世界,也没有谁能永远占据九五至尊之位。”
李正坤突然止住话头,因为他看见四位陛下都瞪大双眼,伸长脖子,仔细地听他说话,他突然变得惶恐起来,不好再往下说了。
铁木真道:“小鬼儿,继续说啊,后世之人都了些什么我们的坏话?”
李正坤定定神,心想:你们都是建立了巨大功绩的开国之君,脾气满满,自信满满,哪能听得不利之言,坏话岂敢对你们讲,你们雷霆震怒,还不跟我翻脸。
便道:“四位陛下,既然已在阴冥之界呆了这么多年,对于人世间如今的发展情形,想必也十分了解,何用在下置喙,请四位陛下不要为难在下。”
朱元璋道:“你所言不假,我们都知道,但我们就想听你说一说。”
李正坤道:“捋虎须、逆龙鳞的话,我坚决不说。”
铁木真哈哈大笑:“好小子,有头脑。那些话也没必要说,后世之人大多胡咧咧,不听也罢。小子,但有一句话,你却不能不说,你到底跟着本大汗,还是跟着明太祖朱元璋?”
李正坤道:“我谁也不跟。我只想在万方山上好好玩一玩,据我推测,山上应还住着其他一些太祖世祖吧,我想一一拜访,象跟你们一样,跟他们也摆谈摆谈。”
季寻子道:“你想干什么?”
李正坤没有理他,对铁木真道:“请大汗答应我的请求,同时将这个讨厌的国师在山上多留一段时间,等我拜访完其他陛下再放他,否则他回平都山后,阴廷定会派鬼来抓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