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读案卷-第2/3页
包振堂笑道:老爷终于有了为官履职的目标,这是好事情嘛。阎王殿虽位尊权重,但我们按责履职,只要方法得当,给足蒋王面子,想来蒋王也不好生拒。在下有一计:请公子先去第五阎王殿,求你的包王舅舅赏恩,让典阅司先去五殿调卷,然后我们再去第一阎王殿,因有五殿之例在先,蒋王定然不好拒绝。
李天侯觉得此计甚好,赞成照此行事,定能成功。
李正坤却撇嘴道:什么好计策,明明是个馊主意!一来我典阅司依朝庭之制履职,何用拐这么大弯?二来为什么非得拉包王舅舅来垫背!此计不妥,速想他法。
两位师爷下去商议一夜,第二天来见李正坤,禀道:
我们反复考虑,如果没有合适由头,便冒然去一殿调卷,十有**会被挡驾,公子维护包王,不愿先去五殿调卷,我们也能理解。我们从无常殿和罚恶司都誊抄回一百个案卷,这由头便从这两百个案卷中寻找,不知老爷意下如何?
这倒是可以。李正坤道:钟馗舅舅脾气暴躁,没有两位无常叔心思缜密,由头还是从无常殿那一百个案卷中寻吧。
李正坤命他们一边寻找由头,一边安排吏役做好准备,一旦找出由头,便立即前去御街。他同时修书一封,派禇雄儿立即送去无常殿,向黑白二常知会一声。
包振堂和李天侯在无常殿的案卷中选出十份案卷,送到李正坤面前,请他从中挑选出一份,去一殿的由头由他们来编,但所选案子的案情李正坤必须熟记在心,因为到时候需由他这个主官亲自向第一殿阎君蒋歆禀告案情由头,别鬼不能代替。
李正坤不敢托大,立即翻开案卷细读。
读完九个案卷,不是为富不仁,就是子女不孝,或是淫盗杀人、赃官恶吏什么的,没什么新鲜有趣的案子,李正坤看得昏昏思睡。
没什么兴趣点的案子,只能死记硬背,不下番功夫,弄不好还得背错。李正坤怀疑两个老鬼只是随便抓了十份案卷来糊弄自己,根本没花心思去细查细找。
他捏着最后一份案卷:“两位师爷,你们就是这样糊弄公事的?这个案子我估计也没什么新鲜,你们就不能找个能令老爷眼前一亮的千古奇案来,让老爷醒醒瞌睡?”
两位师爷笑道:“案牍皆是如此,难免枯燥,老爷就勉为其难背一背,只要到时能说出个大概,余下由我们来说便是了。”
李正坤道:“我就不信无常殿一千多年来,就没几个奇案怪案,全是些……”
说到一半,李正坤半张着的嘴僵住了,犹如被蓦然动住的鱼,颇为滑稽可笑。
案卷上写着一行字:
中国境两江省湾平县东岭乡李家村郭巧茹案。
郭巧茹是谁?
虽然李正坤已死去一百多年,再加上在阳间做人时的二十年,时至今日,已过去一百五十多年了,时间之漫长,非人所能想象,而且其间经历过多少人、多少鬼、多少事,多少艰难与危险,还在阴间认下一个疼他、宠他丝毫不亚于亲娘的钟花干娘……
但是,上述种种,都绝不能侵蚀李正坤心中那三个永远金光闪耀、满含悲伤与温暖的字:郭巧茹。
因为,这是他亲生母亲的名字!
除开记住这个名字,李正坤已记不住他娘的模样,因为郭巧茹死的时候,李正坤尚不到两岁。按照轮回大律,一百多年了,郭巧茹也许不知轮回几世了!
李正坤浑身颤抖,缓缓翻开案卷——
公元二〇〇〇年,在中国的两江省湾平县东岭乡李家村,有一个青年村民,名叫李良喜,娶了个媳妇儿名叫郭巧茹。小两口恩爱和睦,村中人人称羡。隔年生下一个大胖小子,取名叫着李正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