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0章:钟表之乡(1)



    修路有不同的修法,两地之间,应该选择修公路还是修铁路?

    罗兰认为这个问题应该因地制宜。.: 。在北方多山丘陵地区修建铁路成本太高,难度太大,修公路比较适宜;南方平原地区则应该以铁路‘交’通为主,毕竟铁路运输的效率比公路更高,成本也更低。

    建设铁路网的启动投资巨大,但是不缺钱的话就问题不大,铸造车厢也没什么难度,然而生产机车的技术难度可就大了。目前远东总共只有可怜兮兮的二十部机车……

    为了统一管理国内的‘交’通建设事业,内阁早有设计‘交’通运输部的计划,甚至连部‘门’架构都已经设置好了,比如‘交’通部下设铁路局、公路局、航运局和航空局,统一规划、建设、管理全国水陆空‘交’通运输。

    问题是纸面上的机构编制很容易搞定,要把上述机构塞满必备的人才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涉及到铁路‘交’通这样技术含量很高的业务,可不是随便找一群官场老油条就能应付了事的。

    俗话说蛇无头不行,当务之急是为‘交’通部聘请一位资历、威信和专业技术都足以掌舵的大臣。季诺维向罗兰推荐的人选是隐居在老家钟表镇的远东著名铁路工程师兼机车设计师马特维·维特根斯坦。

    就在一周之前,罗兰写信给白鸥港的苏霍伊老爷子,试图请老爷子出山担任寇拉斯王国‘交’通大臣,然而却遭到谢绝。

    苏霍伊老爷子婉拒这桩差事有两个理由。首先是他不喜欢做官,‘混’迹官场对他而言纯属‘浪’费生命;其次是因为他根本无暇出仕。白鸥港的飞艇公司经过一番‘波’折,如今终于走上正轨,迎来产能大爆发的高速成长期。

    就在罗兰离开白鸥港这不到两年时间,公司已经成功开辟由北海湾至新大陆的空中邮政航线,“曙光级”邮政飞艇的第七艘已经投入运营,然而这还远远不够。

    柳博芙早在年前就与罗兰就北海湾与寇拉斯王国的邮政问题签署了合作协议,飞艇公司接下来将开辟一条由白鸥港经基特兰德城、通往寇拉斯堡的邮政航线,为此至少还需要生产十艘“曙光级”飞艇负责这条线路。

    除此之外,苏霍伊手里还捏着一大把军工订单,其中就有罗兰订购的三艘“黎明级”大型军用飞艇,第一艘拟定今年六月‘交’付,工期相当紧张,苏霍伊老爷子每天忙得七窍生烟,哪里还有闲工夫跑来寇拉斯堡做官!

    罗兰是飞艇公司仅次于柳博芙·扬‘波’的第二大股东,每个季度都会准时收到由白鸥港寄来的飞艇公司财务报表,通过蒸蒸日上的业务规模不难想象出苏霍伊老爷子有多忙,本来就没指望他真能接受入阁邀请,写信给他的真正目的,是请他帮忙推荐‘交’通大臣的人选。

    苏霍伊在回信中列出了一份推荐名单,上列众人皆为在路桥领域颇有建树的机关术士,说来凑巧,其中排名首位、重点推荐的候选人正是马特维·维特根斯坦。

    马特维是苏霍伊的老同学,一位准传奇机关术士。相比其它候选人,他有两个巨大的优势:首先是此人具有丰富的铁路设计和督造经验,远东现在运营的铁路线就是十五年前在他的主持下完成建设的,担任‘交’通大臣称得上专业对口;其次,在所有候选人当中,只有这位马特维先生具有从政经验,曾经长期担任远东行省负责‘交’通建设的专员,官场资历比候选名单上那些书呆子强出两条街。这样一位从业经验丰富、技术过硬的退休官员,年纪不过五十六七,据说身体还很健康,实在是‘交’通大臣的不二人选。

    罗兰收到苏霍伊的来信就对马特维这个人动了心思,再加上季诺维的推荐,更加觉得有必要请此人出山。

    然而要把这件事办成也不是那么容易的,苏霍伊在信中提醒罗兰,马特维这个人是因为当年官场失意才愤然辞职退隐,说不定会留下心结,无意重入仕途;季诺维则透‘露’此人‘性’格古怪,不好相处,这些都是潜在的障碍。

    罗兰思来想去,觉得像马特维这样一位德高望重且恃才傲物的人物,多半很在意面子,自己很有必要跑一趟赛尔镇,亲自去请他出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