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7章:王子殿下与“老山羊”(4)
19世纪美国铁路公司之间的竞争,往往以恶意乃至暴力的方式体现。.: 。雇佣地痞流氓殴打竞争对手的员工,破坏对手铺设的铁轨,甚至安装炸弹爆破竞争对手的机车……这些俨然战争电影中上演的剧情,在19世纪的美国铁路业内不仅真实发生过,而且屡见不鲜。铁路大亨“船长”范德比尔特和臭名卓著的投机家杰伊·古尔德都干过这种事,以慈善形象为人所知的“钢铁大王”卡内基在其发家过程中也没少干这类缺德事。恶‘性’竞争导致铁路工程变成了投机的道具,最终泡沫破裂,使铁路建设遭受重创,险些一蹶不振。
无独有偶,同样是在19世纪中叶,同样的铁路投机狂‘潮’也由英伦列岛席卷到欧洲大陆。1845年,在英国,一轮涉及全民的铁路投机‘潮’达到了顶峰,‘交’易所总是有几百万英镑的‘交’易量。1845年7月16日这一天,总资本超过130万英镑的65家铁路公司得到了英国官方的600英里长铁路线的建设许可。当时需要重新设计和印刷超大数量的股票和债券,致使印刷工人异常紧缺。为了能够满足如此巨大的需求,一个印刷厂到比利时招募了400名高水平的印刷工人,这些工人夜里就睡在工作岗位上。
到了1847年,因为铁路投机活动和创立新的公司需要大量货币,英国的银行利率甚至曾提高一倍,达到7%以上!
然而就是在1847年,铁路投机热‘潮’达到巅峰的这一年,危机出现了。在伦敦‘交’易所,铁路股票的处境非常艰难,股价大幅下跌,许多新成立的公司还没有度过第一年就不得不宣布破产,光是德国汉堡就因为英国的影响有128家铁路公司因投机活动的崩溃而先后宣告破产。
1874年出版的《商业危机史》一书,对这场因铁路投机泡沫崩溃导致的经济危机描述如下:
“就连与(铁路)‘交’易没有任何直接联系的‘私’人也被迫停止支付,英国很少找到没有自杀者的城市,而富有的家庭也搬进了贫民院……
……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罗兰不是“捞一票就跑”的投机商,而是国家的领导者,在做出重大决策的时候必须慎重考虑其对全局乃至未来很长一段时期的影响。地球上的铁路发展史就是前车之鉴,血淋淋的教训就在眼前,他怎能接受季诺维提出的这种只谋“一时”和“一域”的方案?
“季诺维先生,您的方案的确有可取之处,但是我认为在两个原则问题上必须加以修改。”
深思熟虑过后,罗兰终于开口表态。
“罗兰殿下的看法总是富有远见的,我期待听到您的指点。”季诺维神‘色’平静,情绪隐藏的很好。但是在场哪一位不是成‘精’的“老狐狸”,不难看出他眼中的那一丝不忿。
扎哈尔忽然快活地笑了起来。这胖子没少跟罗兰打‘交’道,最初也因为罗兰主持的央行过于强势、抢走财政部的风头而深感不忿,对这位年轻的王子殿下很是不以为然。然而从发行国债到整顿国内金融市场,罗兰用实际行动折服了扎哈尔,使他的心态发生了一百八十度转折,变成王子殿下最忠诚的追随者。
此刻他从工业大臣的脸上看到了自己当初的影子,而自己经历过的震撼也即将发生在对方身上,不由暗自幸灾乐祸:“老山羊啊老山羊,终于轮到你接受王子殿下的教育了!”
“原则上我同意季诺维先生以公路和铁路沿线的土地换取资金的提案,但是公路和铁路的线路必须由政fu来规划,一经确定不得擅自修改。”
罗兰提出的第一个意见比较温和,季诺维思索了一下,坦然接受。
“我完全同意殿下的修改意见,这样一来就可以避免‘私’人承包商为了获得更多土地而‘乱’改线路,导致拖延工期和‘浪’费投资等弊端。”
罗兰微微一笑,继续说出第二条、也是更关键的修改意见:“此外,我反对将道路两侧的土地无偿赠送给承包商。”
这话说出来,会议大厅中顿时喧哗声四起。季诺维无法再维持大臣的风度,脸‘色’立刻‘阴’沉下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