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0章:大瀑布(2)



    约德尔市长年约四旬,是一位出身于当地豪族、在帝国首都亚珊圣城接受正统教育的学者型官僚,远东各地的城镇主官大多是这样的出身背景,在罗兰看来,约德尔先生可谓这一精英阶层的代表人物,其对远东行省与帝国政府紧张关系的看法代表了远东本土化精英与下层公职人员的普遍观念,而这一阶层正是寇拉斯家族需要争取的支持者。

    “帝国内陆那些吃面包长大的人,跟我们这些吃米饭长大的人,无论性格还是看待事物的观念都存在微妙的差异,我们远东人更注重集体利益,以吃苦耐劳为荣,奢侈浪费为耻,帝国内陆居民……”约德尔笑了笑,改口道,“这大概是我的偏见。”

    “约德尔先生,在这个问题我们之间恐怕存在一些代沟,我可不是吃米饭长大的,据我所知寇拉斯军团的绝大多数官兵也跟我一样是吃黑面包甚至野菜面糊长大的,我猜您在帝国内陆接触的那些朋友多半吃的是白面包。”罗兰以开玩笑的口吻表达不同看法。

    约德尔歉然一笑,向罗兰解释自己并非不知民间疾苦:“最近十多年的确存在这样一种怪现象,远东神作书吧为帝国最大的水稻产区,然而限于稻米统购法令,近年来大部分稻米都要被迫以很低的价格销往帝国内陆,生活在稻米产区的本地人反而少有机会吃白米饭,穷人更是只能吃掺杂麸皮的黑面包,甚至吃燕麦之类牲口饲料,生活水平大不如前,坦率地说,在这个问题我支持您父亲的主张——近年来远东人承受的压迫与日俱增,种种不公平的现象必须加以纠正。”

    罗兰当然听得出约德尔的言外之意,他这次来到大瀑布城访问,一个主要目的是想听到这样的政治表态,但他并不此满足,还想与市长先生探讨一些更深入的社会问题。

    “约德尔先生,您是帝国大学商科毕业的高材生,我有幸拜读过您在《远东日报》发表的关于远东农业与粮食贸易的章,很受启发,有些问题想向您请教。”

    约德尔精神一振,似乎被搔到痒处,笑着说:“罗兰先生太客气了,其实我也在报看到过关于您在基特兰德发行建设债券、组织竞技赛会还有应对白鸥港经济危机的报道,您所采取的策略令我感到耳目一新,应该是我向您请教才对。”

    约德尔这话还真不是拍马屁,罗兰北之旅的确在报有专栏跟踪报道。只不过并非行省的机关报(日报),而是一份以娱乐大众为主旨的商业性报纸,也是叶夫根尼娅出资、受寇拉斯家族控制的《远东晚报》。

    罗兰这个民兵司令之子的见闻与事迹没资格见诸于高端大气的日报,受到教会严格审查的行政机关报也不敢为他歌功颂德,他的事迹之所以出现在晚报专栏,得益于教会对这种庸俗小报的审查较为宽松。鲁道夫将儿子的来信筛选整理,以法术寄给远在赎罪堡的叶夫根尼娅,叶夫根尼娅则将这些原始素材交给晚报主编保罗·普利特,润色加工成为连载通讯,以冒险闻的噱头刊登出来,实则字里行间隐藏了很多政治意图。

    尽管晚报的发行量早已经超过了《远东日报》,但是这份报纸在流社会仍然不受待见,约德尔身为市长却对罗兰的北见闻如此关注,这倒未必是因为罗兰的名气大,也不见得是市长先生品味亲民,更主要是一种对寇拉斯家族传达善意的政治表态。

    “自从帝国颁布法令强制低价收购远东稻米迄今已经有十多年了,这些年远东地区六成以的稻米销往帝国内陆,按常理来说大宗稻米进入市场应该对当地的谷物价格造成冲击,迫使谷物价格有一个明显的降幅,与此同时帝国内陆居民的饮食结构也应该发生明显变化,多数人的餐桌除了面包应有米饭的一席之地,现实却是述变化都未出现,帝国谷价居高不下,普通人还是以黑麦面包为主食,这是为什么?内陆居民这么讨厌稻米,宁可啃掺杂锯末的黑面包也不肯买便宜的大米煮饭吃?”罗兰问约德尔。

    “这倒不是口味问题,事实内陆各省的市场几乎看不到远东稻米出售,算偶尔有摆货架的稻米,价格也高得离谱,普通人根本买不起。”约德尔苦笑着回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