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十万贞元的税收-第2/3页



    好多本来不齿与纨绔子弟,贵胄之徒行文令酒的人,此时听闻突国公李楠来了,现在就在滕王阁,正和陛下饮酒作乐呢,崇拜他的人,都想来此出一睹风采,一睹风貌。

    至于那些素位之徒,或富家子弟,更是全城开始找,能舞文泼墨之人,让他们写点能入陛下之眼的文章诗句,以望幸进。所以整个滕王阁下,现在就像是过大年似的,加上七娘子等人被李楠收回飞船中,看门的府卫衙役,也赶紧出来维护秩序。

    “陛下,楼下诸多学子,感念陛下怀仁,特此送上此诗会所做文篇,以为陛下贺!”新府司马文曹,说着送上来厚厚一叠诗稿。

    “众位都帮朕看看吧!”李二却端着酒杯,让其他大臣来看。众人却直接把目光看向首旁的李楠,毕竟比试文采,大唐突国公,不对,现在是太原王,他老人家,可是有着诗圣的雅称呢。

    李楠也不拒绝,随手接过来,快速的浏览起来。古代写诗稿的,一般为了幸进或举荐之宜,都会把自己的出生籍贯,姓名字号,都会写在上面醒目的位置,而李楠就是看的这个。

    只是李楠看了半天,这些文章诗词,多是浮华尘嚣之作,更是富家子弟所写的莺莺燕燕,至于寒家之志言,却是一个都没有。

    李楠起身,来到窗轩之处,看着下方举着书文的学子,和府兵衙役收钱后,才会把对方的诗文,传送上来的情况……

    “陛下,此间学子甚是可爱,竟作那卖路财的妙用了……”李楠笑着说道。

    “嗯?”李二其实也是知道的,这种附雅图利的事,自古便是如此,表面上是文雅弈事,背后却是士大夫之人的游戏罢了。

    至于敛财之道,不是有一句话,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吗?虽然李二不知道这句话,但是意思还是知道的。

    “陛下,微臣观之学子诸多,围之士农工商亦繁,何不以此滕王阁作殿,行百家文娱之乐事,陛下和群臣作题,众生做答,择优而取之,以善而从之,好充实皇家学院之生源也!”李楠看到李二对此已经习以为常的表情,就知道,对于这种事,他们早已经司空见惯,不足为怪了。所以他提出,现场做题,择优录取的办法,好为大唐充实人才基础。

    “太原王所言极是,然士道可为,农工何解?况商之无道,苟利之辈,何矣?”三朝元老,前太子少保李纲问出心中疑惑,毕竟在他眼里,商人逐利,不算什么好东西。

    “回李老将军之问,农有农耕,工有工密,商人亦是如此,在商虽言利,然人生而无利者乎?且士农工商为一体,士为枢,农为基,工为革,商为通,无士不以统筹,无农则民难为食,无工则民退野泽,无商则民不成活!李老将军可曾听闻,本王万珍阁,活之长安万民,便通南北之货,且十税其一,便月屯囯库十万之贞元也……”李楠娓娓道来,给他解释一番。

    毕竟这李纲,三朝重臣,武德年间,更是以尚书职位,引为前隐太子之太子太师,后辞而复起,得太子少保,贞观元年,更是辅佐李二,谏议大夫之能,不在魏征之下,所以李楠对这位八十岁老人还算尊敬。

    “不足一月,十万贞元?一贞元可是百十之钱也……”杜如海此时却是惊讶的下巴都差点脱臼了,其他大臣喝的五迷三道的,本来对李楠的话,没太在意,这突然被杜克明这么一嗓子,酒意正酣的他们,也是瞬间清醒。

    “朕草,朕大草!李爱卿,尔无诓乎?”李二更是激动的跳起来,激动的一把拉住李楠,满嘴的酒气乱喷。

    看着李二希翼的目光,如同野狼盯上肥羊似的,李楠忍不住吞了口口水,“陛,陛下,微臣所言非虚,七日之后,便是满月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