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鹰潭得雄鹰-第3/3页



    待来到江边,李楠再弄出一架中型的,水陆两栖平底气垫船,大家鱼贯上船,然后下水直接开起来,在大江上,沿江飞驰而下,大家虽然对这第一次见到的“神器”,不用帆和迁绳,就跑的飞快的大船,多少有点好奇,但是作为公主府的一员,大家都早已经习以为常了。

    就这样,他们飞渡鹰潭,众人沿途观看这江南水坊的优美景色,却是把两岸的渔民和农夫,给吓得不轻。

    谁见过这种不用船桨不用纤夫拉着的大船,就在这波流汹涌的江水中奔驰的玩意?关键这种发出巨大声响的玩意,人家根本就是水陆两栖,不但水里游,还能陆地跑,所过之处,寸草不生。

    这也是李楠没有在前面就拿出这东西的原因,因为他们降落的地方,那里周围全是农田,李楠可不愿意毁了别人辛苦构架起来的田埂,所以他们才会步行到江边去的。

    沿途民众惊慌失措,远远的对他这东西指指点点的,李楠怕因为自己这突兀出现的东西,吓着别人,让龚小凡直接打出他的国公旗幡,顺便把人家刘秀宁的公主威仪仪仗幡牌,也给挂起来。

    不一会,江南道鹰潭的县令,就把这里的情况,快马加鞭的送去江南道洪都新府。

    这里再提一句,后世的江西,作为明确的行政区域建制,其拥有的第一个名字,其实就是“豫章”。

    汉高帝初年(约于公元前202年),时设豫章郡(赣江原称豫章江),郡治南昌,下辖18县,分别为南昌、庐陵、彭泽、鄱阳、馀汗、柴桑、赣、新淦、南城、宜春、雩都、艾、安平、海昏、历陵和建成等,分布地域为赣江、盱江、信江、修水、袁水沿岸,即与后来的江西省区大致相当。

    汉武帝时,又划全国为13个监察区,称13部州,那时的江西属杨州部。

    莽新的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又将豫章郡易名九江郡。东汉、三国、晋、南北朝,以郡名则为豫章,以郡治所名则为南昌。

    隋开皇九年(589)罢豫章郡置洪州,治南昌县。直到唐贞观年初,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设置了江南道,新的故事将从这里开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