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冯盎入京(下)-第2/3页



    “此……此基础也?”冯盎忍不住惊呼,这都算最基本的历兵之法,那么其他后续的战法岂不是……冯盎不敢去想,他心里庆幸自己虽然和某些大臣不睦,然真无反心,否则等待自己的,都是他不敢想象的后果。

    李承乾还一路帮他介绍了路灯和红绿灯,并且还专门帮他介绍了一下,那些在各路口,帮忙维持通车秩序的,一些缺胳膊少腿的人,他们臂挂红袖,帽冠明黄。面对这些人,李承乾这位太子,竟然都要起立为他们敬礼。

    而龚小凡这位驭车之人,见到他们都要鸣号,以示敬意。路过此处的民众也都对他们礼余三分,恭敬不已。

    待到三蹦子路过后,李承乾帮他解惑,“此处之人,皆为为我大唐征战之期,流过血,损过伤的,父皇体恤他们,尽数回招,让他们在此多点营生,其家眷皆被善待之。小黄帽既为皇恩,亦为天恩,故孤王依然崇之!”

    李承乾想到,当初李楠谏议此法之时,众大臣还有很多人反对,因为这样会给并不富裕的大唐,带来更多的压力,然李楠一句:‘吃水岂忘挖井人?’直接让所有人没了话说。

    就这样,李二也是排众之议,敕令天下,凡为大唐建国,流血损身亡命者,皆需善待,否则军法从事!

    虽然这样的做法,让大唐并不富裕的国库更加捉襟见肘,但是得到的,却是所有府卫的真心拥护。世间不敢从命者,十不存一。

    记得各府州把能行之人,送至长安之时,李二这位好面之主,在李楠的纵勇下,竟然亲自出城十里相迎。并亲手为他们冠戴黄帽,臂绶红臂章。

    这样的效果就是,山呼海啸的“天可汗陛下万岁,大唐万胜!”以及天下所有府卫的心,在不知不觉间,和大唐这位天可汗陛下,紧紧的连在了一起。

    现在可以这么说,就算没有李楠,大唐各处再也无人敢于造次。这也是冯盎此行,看到的另一种景象。大家对那位素未谋面的天可汗陛下,那是从灵魂深处的拥护和爱戴!

    听说在皇家学院最前面,还在建造什么纪念碑和忠武堂。届时,曾经为大唐奠基的那些苦哈哈,都会被镌刻上他们的名字,永生永世都受后世的瞻仰和纪念!

    李承乾也是把这些所知道的,悉数讲给这位耿国公听,让已经本来见识过这群苦哈哈的冯盎,打心里竟然忍不住对李二这位皇帝,充满了敬意和感激。

    回想当时,他已经上路,在北归的时候,路遇敕令的卫兵,他听闻陛下收拢残军,登记亡故之兵,他还以为李二准备秋后算账,整查那些吃空响的主呢,现在看来,的确是他误会了这位心系天下的英主了。

    一时间他竟然有点泪目,好想见到这位爱民如子的天可汗陛下,他要让治下之民,为他老人家立生司,建壁像,让獠人都感受到他的恩泽,否则,自己良心何安?

    刚想着,三蹦子已经到了公主府,入眼望去又是一副繁华景象,各种小摊贩,大商柜,络绎不绝的人来人往,除了主道,其他地方皆被占的满满的,大家低声吆喝着,欣欣向荣之景,不胜繁多。

    突然大家停了声息,对着他们的车队,恭敬的行了个军礼,李承乾这位太子爷,也倚立车栏,给他们还礼。

    紧接着,山呼海啸的,“天可汗陛下万岁!”传来,只见一辆类似悍马的红旗装甲越野车上,漏出半个身子的李二,笑颜逐开的,向着周围招手示意,看到敬礼的,还还之以指鼻之礼。

    两辆三轮摩托车,座拥三人,车斗里那位手持耀眼的明光刀,细长而锋利的刀芒,呈四十五度角,指向前方,车后之人,直接抗着杆锦绣舰旗,拱卫着李二,慢慢向这里行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